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主要职务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海外代表

中华海外联谊会 常务理事

贵州省政府旅游文化大使

湖南省政协海外顾问

重庆忠县文化旅游大使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国声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个人荣誉

2017年2月 获得欧洲艺术联盟颁发的金提琴证章

2016年6月获欧洲艺术联盟特颁的促进文化与艺术“金色欧洲”欧洲大奖

2015年11月获俄罗斯文化部民间艺术贡献奖

2014年10月获捷克共和国民俗协会最高勋章“卓越贡献奖”

2012年入选央视农业频道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媒体共同评选的“乡土风采榜年度人物”

2012年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誉为“游走在东西方的文化使者”

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节目誉为“盛开在海德堡的中国玫瑰”

2011、2018、2019年,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三次对她进行了专题采访。

担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蓝皮书(2015)》、《“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7)国际高峰论坛成果集》、《当代民间艺术新论》等书主编;发表《“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探究》、《陶瓷文化与中国梦》、《工匠精神与民族性》等文章。




  • 【独家】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开启新人生!

    非遗实践的历史很悠久,非遗?;さ氖乱祷购苣昵帷:芏嗍掠Ω迷跹?,怎样才能做好,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我们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实践中准确了解和把握非遗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i style="FONT-WEIGHT: bold; ">详细)

  • 《华人世界》节目如何录制?这40位海外侨胞代表亲身体验了一把

    3月12号下午,列席2019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40位海外侨胞代表,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华路办公区参观交流。…(详细)

  •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显法会见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海外侨胞代表

    2019年3月11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显法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海外侨胞代表?!?i style="FONT-WEIGHT: bold; ">详细)

  • 万立骏会见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海外侨胞

    2019年3月7日,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在北京会见了应邀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40位海外侨胞…(详细)

  • 《外商投资法》全文发布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5日在北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意味着,中国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详细)

  • 夏宝龙会见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海外侨胞

    3月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夏宝龙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见了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海外侨胞?!?i style="FONT-WEIGHT: bold; ">详细)

  • 陈平:加强民间艺术交流合作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当下,加强‘一带一路 ’民间艺术交流合作是深入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的可行也是必须的途径?!?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代表、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陈平说。

  • 【两会·我的中国心】德中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陈平:关注“一带一路” 海外侨胞推动讲好中国故事

    在全国两会上,广邀海外侨胞列席全国政协会议,充分体现了祖(籍)国对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视。同时,这些海外侨胞也踊跃地为中国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 中国统促会秘书处领导会见部分全国政协会议海外列席代表

    3月8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副秘书长孙凌雁、副秘书长宋为在京会见受邀列席全国政协会议的部分海外代表,就新时代海外反“独”促统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显法会见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海外侨胞代表

    2019年3月11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显法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海外侨胞代表。

  • IOV全球副主席陈平:文创产业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受邀列席中国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德中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陈平女士最关心的话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

  • 海外侨胞代表陈平祝福新中国70周年华诞

    海外侨胞代表陈平祝福新中国70周年华诞

  •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FüR VOLKSKUNST

    机构介绍: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简称IOV)1979年成立于奥地利。是国际上最早致力于各国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传统手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ず头⒄沟姆怯怨饰幕?。

    IOV是民间艺术国际组织的德文名称: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FüR VOLKSKUNST的缩写,是一个致力于世界传统文化、民间传统艺术以及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び敕⒄沟墓市苑钦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最早以?;ず屯诰蚬拭窦湟帐鹾兔窦湮幕挪饕ぷ髦行牡墓史怯宰ㄒ滴幕埂?/P>

    至2012年3月,IOV已得到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等机构的充分认可和重视,并获得如下地位: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NGO In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COSO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NGO In Official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咨询专家机构NGO Accredited to provide Advisory Services t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ESCO.

    机构宗旨:

    IOV以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来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尊重,从而实现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为宗旨,大力扶持和帮助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组织、民间文化机构,艺术机构,加强对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的发展计划。

    维护和保存世界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促进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的发展。

    协助各国民间艺术团体的相互交流,支持和推动国际各民间艺术会议、研讨会、艺术节等活动。

    增进在民间艺术上的科学研究以及国际信息的有效流通。

    积极参与并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所有相关活动计划。

    IOV的首要目标即是要在世界各民族人民之间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了解与尊重,从而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希望人类可以忽略性别、种族、语言和宗教的差别,彼此理解,彼此尊重。愿更多的团体或个人能够与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
  • 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ふ湮被嵴阶裳一?/li>
  • 01

    2009年4月16日-20日

    应IOV副主席、IOV中国主席陈平女士邀请,IOV主席、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副主席卡门·帕迪拉女士以及菲律宾“马尼拉大屠杀”纪念展览团成员赴抵南京,参加了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父辈的战争”主题展览。

    02

    2010年11月13日至19日

    陈平主席与卡门·帕迪拉主席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ふ湮被峄嵋椤U馐羌?009年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会议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第二次正式邀请以IOV为首的30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间会议。

    03

    2011年11月17日至19日

    陈平主席及IOV中国工作人员赴成都洛带古镇出席了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原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建立的公益组织“洛带民间艺术?;し⒄怪行摹钡墓遗埔鞘?。

    04

    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2日

    陈平主席随同卡门·帕迪拉主席赴巴厘岛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ふ湮被峄嵋橐约巴诮辛斯蔔GO论坛。在NGO论坛上,陈平主席就“洛带中心”的成立与?;ぞ榻辛诵徒樯?,并收到很好的回应。

    05

    2012年3月30日

    第二次IOV中国地区会员会议在京召开?;嵋槠诩涑缕脚吭俅蔚毖∥狪OV中国主席,同时IOV主席卡门·帕迪拉女士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06

    2012年6月3日

    由IOV陈平主席和艺术家崔自默先生共同创意发起的,崔自默跨国艺术家工作室成立,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绻帐跫夜ぷ魇抑荚谑迪治幕帐醯目绻涣饔牒献?,共同维护和促进人类和平、友爱与文明。

    07

    2012年6月13日至15日

    IOV陈平主席和IOV中国特别顾问王海霞教授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进行访问考察,就武科大法学院建立非遗法系事宜与学院领导进行了座谈。王海霞教授还被学院聘为名誉教授。

    08

    2012年8月10日至13日

    IOV陈平主席受邀出席了在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许村举行的“中国乡村运动与新农村建设”许村论坛。来自国内的30多位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和社会学研究者等相聚许村,就如何?;ぶ泄澄幕椭С值鼻靶屡┐褰ㄉ璧奈侍庹箍松钊胩教?。

    09

    2012年10月21日至23日

    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邀请,陈平主席赴上海进行了考察。陈平主席与上大美院院长汪大伟先生达成共识,决定由IOV与上大学院联合成立“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び胧泳跷幕芯恐行摹???疾炱诩洌缕街飨鞩OV与上大美院就“中心”成立进行了签约。

    10

    2012年12月7日

    IOV陈平主席参加了2012年乡土盛典颁奖晚会。陈平主席被评为乡土风云榜2012年度人物,受奖后,陈平主席在晚会现场做了动人的获奖感言。

    11

    2012年12月9日

    IOV陈平主席受邀出席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建团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向民族歌舞团发去了贺信?;疃?,陈平主席拜会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杨晶。

    12

    2012年10月16日

    中国青年文艺学会作为团体会员正式加入IOV,10月28日颁证仪式在文化部中外手工美术馆隆重举行,IOV副主席陈平为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朱连强颁证。未来,双方拟就组建IOV青年委员会开展深度磋商。

    做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代言人”

    “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探究
    “一带一路”唤起民族文化骄傲与认同
    中国文化走出去途径方式不能取决西方世界
    民众参与是民俗节庆延续的基础
    做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代言人”

    “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探究

    文化走出去途径和方式:1.文化是行走的经济,经济是软实力输出和展示的途径;2.文化表达应多元化,准确化;3.塑造国家文化形象,重视运用公共关系;4.打造国家文化旅游形象;5.鼓励民间外交;6.重新塑造中国餐饮文化,展示中国精神美学;7.出版物要走出去 ;8.发展高水准的电影工业;9.?;し俏镏饰幕挪?;10.培养传承人恢复传统习俗;11.提高外交人员素质;12.维护国家文明与民族尊严,提高民族素质;13.重新塑造国人道德观念,提高国民素质;14.提升国民法律意识。 [详细]

    “一带一路”唤起民族文化骄傲与认同

    21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从此之后,在这条超过7000公里的漫长道路上,中国与世界相连,用文化,手工艺技艺与科技文明把不同的民族串联起来。丝绸之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国土有界 ,文化无疆。文化可以突破国土的界限,跨越由于宗教,语言,生活习俗不同而所造成的隔阂,让人们变得理解,宽容,尊重,友好。

    在这个世界的大家庭中,中国人民应该主动融入到世界的舞台中去,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文化之美,物质之美展示给世界,并与世界人民共同分享。才可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详细]

    中国文化走出去途径方式不能取决西方世界

    文化需要培植,文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一个国家经济衰败,但是国家经济仍然可以强盛起来,到对的时候继续可以发展,文明断裂就不存在,所以更焦虑的是文化土壤,文化空间,文化语境,中国地大物博,21世纪曙光投向中国,中国在和平崛起,是谁也无法回避 和不承认事实,不需要向世界证明什么,我们需要努力做一点什么?做敢于承担的大国,一个勇敢的大国,甚至包容,透明,从来不主动挑衅,海纳百川的大国,作为华人我非常骄傲,希望这个国家永远繁荣,永远都不会衰落。 [详细]

    民众参与是民俗节庆延续的基础

    当今,我们随时会听到传统文化被破坏,被抛弃的说法。事实上,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在经济迅速腾飞的当今的确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是永久消失。我们无法阻止经济的迅猛发展,无法更改人类快速成长的步伐,也无法逆转历史的前进规律,但是我们可 以尝试选择,选择理性的挽留与抢救与?;?,我们可以积极地反思与改进,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与节庆习俗,离开了百姓的关注与参与,都会慢慢地消失,人才是传承的主题,任何文化遗产,没有人作为参与者,传承者,那么节日就只剩下了驱壳,即便是申遗成功,即便 是世界的文化遗产,那么它的意义和价值又有何用呢? [详细]

    做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代言人”

    “把民族的变成全人类的是件幸福的事?!薄耙阎泄拿窦湮幕葡蚴澜?,首先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陈平把IOV的成员请到北京,为他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我要人们看到中国灿烂的民间艺术文化,适时将中国的民间文化推向国际舞台?!背缕剿怠?/p>

    每次从中国离开,陈平都会买很多中国结送给外国人?!拔一岣嫠咚?,这是中国人的情意,可以带来好运?!? [详细]

    盛开在海德堡的中国玫瑰

    盛开在海德堡的中国玫瑰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刀削面与咖啡屋:我的爱与悲伤
    沙子堆里的爱情
    蹲下来陪孩子一起看世界
    乡情:世界人的心灵归宿

    盛开在海德堡的中国玫瑰

    身居海外,心系祖国。这些年来,陈平放弃自己在德国优越平静的生活,奔走于中国和德国之间,为?;っ窦湟帐蹙枳式偻蛉嗣癖?。她白手起家,自筹资金,面对诸多困难和压力,创建了自己的办公室,工作团队日益扩大,在中国和各国之间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推广 工作奔走忙碌,不懈努力地游走在东西方。至今,她仍在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平台不遗余力地为推广和宣传中国文化全球奔走呼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着中国玫瑰的芳香,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兰心慧质,展示着东方女性温柔的丰姿与杰出华人女性的才华与力量。 [详细]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比较容易跟陌生人交流,有的孩子天生腼腆而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自己的?;?。所以父母不要去抱怨孩子没出息,不礼貌。事实上,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在复杂的社会里,跟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是有好处的,这样是可以 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逐渐了解和观察他人。

    在社交场合,外交能力也会因人而异,害羞不是缺陷,因为并不需要每个孩子都成为外交家和公关人士。内向也不是缺陷,孩子的性格、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造就了他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如果孩子不喜欢自我表现,你就让他成为一个默默地、自由自在的人吧。 [详细]

    刀削面与咖啡屋:我的爱与悲伤

    一带一路,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如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立场,见解,声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担当,有所张扬。既然大家觉得中国很有成为老大的潜质,既然世界都把我们当成老大防范着,那我们就做做老大又何妨?先把老百姓养好,家园看好 ,各种关系处好,把刀磨亮,把子弹上好,一旦有嘴巴犯贱,心思不正的东西送上门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子弹飞一会。 [详细]

    沙子堆里的爱情

    对于世界,对于不同的事件,孩子都会有自己天然的看法,原始而下意识的反应。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如何参与,也不知道如何去体现出来而已。所以,对待孩子的很多行为,我们不能盲目地用大人的理念去强迫他们接受或者认同,也不要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 。

    孩子的世界既单纯也复杂,他们的想法既简单又富有原始的哲学意味,所以不能把孩子简单化对待。 [详细]

    蹲下来陪孩子一起看世界

    总人口不到一亿的德国人(含德裔)能拿到一般的诺贝尔奖项,教育功不可没。陈平女士这位德国华裔妈妈,由于工作关系,足迹遍天下,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切的体会。她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育儿方式,又努力践行日耳曼民族先进的育儿理念。蹲下来 ,陪孩子一起看世界,一起成长,走出一条东西合璧的育儿之路。她的两个孩子就是她育儿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准妈妈,年轻妈妈读了陈平女士这本充满温情的育儿新书,一定能从中学到全面的、与众不同的育儿理念,汲取丰富的育儿经验,与作者分享做妈妈的 喜悦,成为一位称职的妈妈。 [详细]

    乡情:世界人的心灵归宿

    有时候,尽管那个被称为是籍贯或者是老家的地方,我们甚至从来没有去过。但是,由于我们的祖辈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生都会认为父辈出生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乡和根源,从父辈口中的乡情还是会唤起我们对于籍贯的牵挂。随着岁月的流经,这 份牵挂不由得会突然强烈起来,所以见到老乡觉得亲切,有了老家觉得厚实。也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回老家去,成了中国人最向往最隆重的一件大事:无论多么艰难,生活在外的人们都要设法回家去,什么都不能阻挡归家心切的人们的脚步。世界上最浩大的回家队伍 ,总是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旁。。[详细]

    图书

    键盘→←键支持翻页

    1

    4

    《当代民间艺术新论》

    民间艺术是各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与载体,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交织体现,承载着个人乃至社区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以及情感诉求,是淳朴、厚重而富有明显生活寓意的文化形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新的生活模式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进一步解构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曾经兴旺而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日渐式微。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不仅意味着文化传承,同时也彰显着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兜贝澜缑窦湟帐跣侣邸吠ü肝还谕庋д叨杂诿窦湟帐醯难芯坑敕此迹峁┎煌业谋;ぞ橛氡;び氪蟹绞剑餐教值贝锞诚率澜缑窦湟帐醯牡贝杏敕⒄剐禄?。

    2

    4

    《蹲下来陪孩子一起看世界》

    本书是一位德国华裔妈妈多年教儿育女的心血结晶,里面融入了浓浓的爱和亲情。她没有用宏篇阔论来对比中德两国的教育理念差异,而是通过一双儿女成长过程中真实而生动的一个个小故事,一幅幅天真烂漫的彩色照片和漫画,从诚信、坚强、独立、快乐等十一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将东西方理念结合起来,让孩子学会爱、感恩和包容,学会自觉、自立和自强。同时,在每一个小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妈妈与孩子的真实对话,让你在童言无忌中读懂孩子,收获感动。本书文笔流畅,情深意切,书中家教的方法充分遵循孩子的心性和认知规律,简单、实用而有趣,是家长们教育子女的不可多得的工具书,更是连接父母和孩子心灵世界的一架七彩桥梁。

    总人口不到一个亿的德国人(含德裔)能拿走一半的诺贝尔奖项,教育功不可没。陈平女士这位华裔德国妈妈,由于工作关系,足迹遍天下,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切的理解。她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育儿传统,又努力践行日耳曼民族先进的育儿理念,蹲下来,陪孩子一起看世界,一起成长,走出了一条东西合璧的育儿之路。她的两个孩子就是她育儿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准妈妈、年轻妈妈读了陈平女士这本充满哲理的育儿新书,一定能从中学到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育儿理念,汲取丰富的育儿经验,与作者分享做妈妈的喜悦,成为一位称职的好妈妈。

    3

    4

    《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成就孩子一生的25个家教秘诀》

    情商和品格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作者陈平是一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官员,也是跨越东西方文化的育儿专家,同时还是一个颇有教育心得的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结合自己养育孩子的实践,从国际化的视角阐述了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要性,对孩子品格教育和社会化发展等方面的独到的见解和成功实践。书中以自己生活中的一系列育儿小故事,从自身的教育感悟出发,结合中外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差异化思考,总结出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25个家教秘诀,既具有深入的理论指导,又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实例,打开了儿童德育国际化的全新视野,给年轻的父母们和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

    作者陈平自身的成长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从中国的电视记者和制作人到联合国教科文IOV组织的文化官员,再到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咨询专家,她的足迹遍布全球。在工作和旅行中,她带着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系统学习和研究了东西方儿童教育的基础理论,加上对自身成功育儿实践的总结,使本书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许多妈妈和老师们在育儿和教育中的困惑都可以在本书里找到答案。

    4

    4

    《摘颗星星送给你》

    《摘颗星星送给你:送给80后妈妈的一本实用孕育手记》是一本既有东西方育儿理念的交汇与碰撞,又有现代教育理念体现的实用书籍。作者亲切细腻的文笔、先进理性的育儿理念,一定会给80后的新妈妈们带来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育儿体验。在德国生养儿女的亲身经历,使得作者总结出了很多丰富而实用的教育心得和体会。针对准妈妈和新妈妈们最关注的“怀孕期间能不能旅行”“怎样预防产后抑郁症”“该不该坐月子”“母乳喂养好不好”“如何训练新生儿睡觉”“怎样给婴儿添加辅助食物”等话题,陈平告诉了大家德国人的做法以及自己的做法,可谓实践加体验。在每章节后,作者又根据中德不同的养育方法,精心摘选了很有实用性的“心情贴士”及“知识贴士”。内容实用而丰富。

    读了陈平的文字,你会发现,原来生儿育女并不完全像想象中的那样复杂、繁琐和可怕。在她的笔下,怀孕、生产、育儿这些琐碎而辛苦的事情都变得美妙、幸福并且妙趣横生。而这一切,皆因为你是母亲,你有母爱。作者的笔,于新妈妈而言。如同领路人一样,点点滴滴与你分享,给你指导。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亲爱的你,我希望把我的一些经验告诉你,跟你一起分享、一起学习,学习如何爱我们的孩子,如何培养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传递我们的爱,并且正确地给予他们爱?!?/p>

    点击箭头可翻页

    • 1
    • 2
    • 3
    • 4
    • li class="" style="width:4%">5
    • 制作:中国文化交流网
    • 陈平网络学术中心
    • 版权声明:中国文化交流网原创策划,转载或报道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