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日报
2025-03-18 16:29:56
屏幕这头,云南民歌“哦得得”正吸引网友;屏幕那头,乡村因文化悄然蝶变?!耙晕幕衬芫蒙缁岱⒄埂保粑榱钟谩芭兜玫谩背旒蚁绲墓适?,正是其中的生动注脚。
“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优质文化为短视频“快餐”带来更多内涵营养;“推动优质文化直达基层”,好剧好展主动“敲门”,文化生活有滋有味;“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跟着电影、文创打卡旅游新场景、解锁新体验;“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文脉、滋养创新……《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个个文化热词,映照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感可知。
“文火”如何烹出“热经济”?繁荣的文化本就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文化钥匙”正打开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可能。银幕上的“吒儿”带火线下文创经济、催生文旅新空间;看展增添沉浸感与科技范。依托文化与科技、文旅、商业等的融合创新,新供给、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拔节生长。
文化赋能,“内力”何在?一方面,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里蕴藏着人们共同的文化基因、精神体认。另一方面,文化赋能涌向大众需求,在群众需求的“呼声”与文化赋能的“回响”中,文化资源化为发展势能,文化需求助力产业“加速跑”。
春风正劲,春潮澎湃,文化繁荣与经济向好相互照见,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