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中医药学科高质量发展赋能人才自主培养

  作者:程海波,陈军,刘若囡

2024-12-12 15:07:09

字号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复合型交叉创新人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学科和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指明了方向。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如何实现让最具中国特色、最有原创优势、最富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学科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南京中医药大学依托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围绕中医中药主干学科“双峰打造工程”传承精华,聚焦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推进传统与现代学科“交叉融合”守正创新,按照“学贯中西、大师潜质、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要求自主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走出以高质量学科建设赋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发展之路。

服务人民生命健康,培养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订了第一版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近年来,学校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附院“双高协同”工程以支撑中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发展中医养生、康复等学科,面向全生命周期发展中医儿科、中医养老等学科,中医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1个中医学二级、三级学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依托学科发展,早在2015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年制)”项目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项目,并于当年招生,依托学科队伍实现名医师承,依托学科平台开展实践育人,拓展学科交流扩大海外研修,聚焦学科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培养学生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严谨的现代科学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学校积极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立淡安书院作为通识书院进行基础培养,设立仲瑛书院作为专业书院进行卓越培养,实施通识书院与专业书院培养相结合、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导师培养相结合、计划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管理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中药学产业创新人才。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依托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推行附属药企制度,康缘药业、苏中药业等知名中药企业成为学校的附属药企,针对中药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为中药学学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托学科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全国率先启动中药学“4+5”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基础创新能力,依托企业平台培养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卓越科学家服务产业发展。学校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部署要求,打通科研与教学的壁垒,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以上科研实验室、高水平实践基地等,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将科研资源有效转变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以实践育人为导向,聚焦中药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校企融通机制,依托“康缘中药学院”从企业实际生产应用、教师科研项目中凝练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编入实践教学计划各个环节,通过企业基地提升“生产科研反哺教学”,大力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学校将创新创业贯穿中药学育人全过程,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构建特色鲜明的“双创”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复合型交叉创新人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培育建设交叉学科,努力探索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南京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独特优势,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建设中医养老服务与管理交叉学科,在全国率先构建起本—硕—博一体化的高层次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牵头成立了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联盟,发布了首个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建设院校标准,出版了首轮全国高等学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行业规划教材,通过了首批6门核心课程标准等,构建了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养老产业学院、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展现“南中医担当”、作出“中医药贡献”。学?;⒄谷斯ぶ悄艿刃滦搜Э?,聚焦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自主设置“中医药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培养面向中医药智能医疗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加快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学校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建有全国首个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24年升级建设为中医文化研究院,自设“人文医学”交叉学科培养,面向科学前沿、面向行业产业、面向文化传承培养社会急需的中医药和文化创意领域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