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做实整改,芷江这个村逆袭成“网红村”——芷江县碧涌镇清江村巡察故事

2024-09-02 18:10:10

字号
作为芷江县最大的移民村,清江村距离县城有75公里,属于托口电站库区。因与洪江市、会同县、贵州天柱县接壤,是远近闻名的“脚踏两省,鸡鸣四县”之地。

做实整改,芷江这个村逆袭成“网红村”

——芷江县碧涌镇清江村巡察故事

“贵州流下一条河,弯出一个穷山窝;山路陡峭跑断脚,水路滩险累背驼;有女不嫁穷山窝,村里光棍一大伙?!闭馐酌褚コ氖擒平乇逃空蚯褰逶穆浜蠛推独?。

作为芷江县最大的移民村,清江村距离县城有75公里,属于托口电站库区。因与洪江市、会同县、贵州天柱县接壤,是远近闻名的“脚踏两省,鸡鸣四县”之地。

过去,村里偏远落后、信访矛盾突出、班子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负债,在乡村治理中面临的风险更大、挑战很多。

如今,走进芷江清江村,一栋栋民宿错落有致,一条条巷道清爽整洁,一条条环库区景观带赏心悦目,游人如织,纷纷欣赏着清江湖国家生态公园的秀美风光,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

清江村的华丽蜕变,得益于2022年9月八届县委第三轮巡察对该村进行的一次“政治体检”,被巡单位和巡察组坚持“一起做工作”,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做实巡察整改,推动该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激浊扬清树正气

清江村马颈界鱼塘及马颈界码头场坪系托口电站库区征用土地,属于国有资产,却被原茂山村支书龙某(已死亡)利用职务之便占为己有,村民对此问题反映强烈,意见很大,多年到相关部门反映始终没有结果。

县委巡察组进驻碧涌镇后,接到村民投诉,高度重视,立即处理??甲枇Ψ浅4?,老支书妻子和儿子不配合调查。

巡察组就一边走访村民了解情况,一边向相关单位深入了解、获取证据。成功将马颈界鱼塘和码头场坪空地全部收归村集体管理,并通过对外公开竞标,以2.6万元,租期20年的条件将鱼塘对外承包,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村民拍手称好。该问题的解决只是清江村巡察整改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提高巡察整改质效,县委巡察组与碧涌镇党委政府聚焦该村支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支部领导坚强有力,村支‘两委’干部尽职履责,党建水平持续提升,党员作用发挥明显,农村治理规范有效”为目标,全面落实整改责任。

巡察整改后,该村全体党员积极主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中央和省市县的惠民政策怎么落地、党内生活怎么严肃、民生疙瘩怎么解开……答案全在一个个不起眼的主题党日活动记录本里。既教育党员也服务群众,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逐渐增强。

村书记龙运能语重心长地说:“清江村该处理的问题得到了处理,该纠正的问题得到了纠正,邪气消除了,正气树起来了,老百姓更拥护了?!?/p>

一心为民办实事

“今年天气太干旱了,水源都枯竭了,自来水管出水量很少?!贝迕窳赣⑾蜓膊熳榉从车馈0踩侨褐谧罟匦摹⒆钪苯?、最现实的问题。巡察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查,了解事情来龙去脉。

原来,清江村因连日高温,导致自来水枯竭,村民饮水得不到保障。巡察组将了解的情况向碧涌镇政府进行反馈。碧涌镇政府通过向县水利局、后盾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新建2个山泉水池扩大饮用水储存量,最终解决了村民生活生产持续用水问题。

“身在电站库区用不好电”也是清江村民最为发愁的事。由于电压不稳,照明夜仆仆、电视闪呼呼、冰箱烧成糊。为了解决村民用电难题,县委巡察组与镇政府和供电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支持。

供电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入村全面排查,对损坏的电表箱进行维修和更换,对村内外接线路重新整理,全面拆除杂乱废线,并对正在使用中的线路统一梳理、固定,“蜘蛛网”乱象得到了较大改善,有效消除了因飞线造成的安全隐患。

凝心聚力谋发展

清江村观光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摸索,清江村支“两委”根据清江村的“飞地文化”和山水资源,2021年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政治巡察的应有之义。巡察组积极与碧涌镇政府、清江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商讨完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举措?;贫靡泼裣钅孔式鸷凸蚕泶?,推动水上旅游、特色民宿等“山水”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现如今,旅游大团纷至沓来,村民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红利,思想开始转变,逐步形成发展清江旅游的共识。清江高端民宿于2023年4月14日正式营业,到12月底打卡体验的游客就达2万余人,解决了当地20多个村民长期和临时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并给全村2024年合作医疗的村民每人补贴50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清江村也陆续荣获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和谐示范村(社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省第一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村、怀化市和美乡村、怀化市十大网红打卡点等殊荣。

清江村的集体经济也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园艺场、公益林、集贸市场、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五项集体产业,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750元上升至2023年的12650元,逐步形成了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描绘了一幅生态兴村、幸?;菝竦拿览龌怼?/p>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