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9-22 11:16:15

字号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历史进程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在波浪起伏中不断前行。这就启发人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中华文化以独特的品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力量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历史进程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在波浪起伏中不断前行。这就启发人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中华文化以独特的品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力量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人们加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学者武斌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一书中给出了4个关键词:传统、传承、创新、发展。他提出:“要回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归纳出若干论述的理论原则,而是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历史事件、文化现象、历史时段来体会和把握。”人们只有到丰富生动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去寻找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所在,才能发现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

从历史上看,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劳作的规律与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成为人们世界观的来源,人与人的关系由血缘伦理所支配,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农业劳作规律所支配。正如《周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痹诼さ睦方讨?,中国孕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自强不息本来是指天地所具有的自然品性,例如日月星辰运行、四季寒暑往来,永不休止、永不停顿。中国古代哲学赋予自然现象以道德属性,意在说明人既然与天地具有一致性,那么就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可能性,通过“效法天地”将这种内在的品性发挥出来,成为世代相传的道德自觉,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重要因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国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厚德载物的精神是指人应该像天地涵养万物一样具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就国家内部而言是和而不同,就外部而言是尊重外来文化。例如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中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文明”范畴来研究人类历史,写了名著《历史研究》,论证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20余种文明,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汤因比高度重视中国文明,原因是他重视道德进步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强调人的精神力量,这些实际上都是中华文明的特质。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包容精神相辅相成,使中华文明具有勇于开拓和海纳百川的创新性。正如武斌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使得中华文化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永葆旺盛的生命活力,从而描画出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大气恢宏的发展历史。”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