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7-18 15:09:56
暑期历来是演出市场的传统旺季,如何把握全国演出市场的重点档期,精准化、多样化打造丰富并具备体验性的暑期舞台艺术作品,助力文化消费再提升,值得关注。
“任一作品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首先要想清楚作品面向哪一群体,希望产生怎样的共鸣?!敝泄莩鲂幸敌岣被岢ぜ婷厥槌づ搜嗳衔?,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类型的舞台艺术作品,更有利于文化市场提振消费。
作为暑期文旅市场的消费主力,亲子群体的文旅消费需求旺盛。面向这一群体,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城认为,有些父母对儿童剧的要求偏向于艺术熏陶,而有些主打陪伴?!昂⒆幽芸矗页ひ膊换崽蘖?,这是亲子群体的主要诉求?!币虼?,在打造和推出儿童剧类作品的过程中,高建城建议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综合考虑。
在浙江大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尤兴华看来,精准打造高质量、体验感强的儿童剧类作品,首先要把对孩子的爱心放在第一位?!耙徊烤绶旁诤⒆用媲埃歉⒆又窒乱豢乓帐醯闹肿?,有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所以基本出发点必须非常正,要把每一部剧都当成一项教育产品。”尤兴华认为,儿童剧类作品的艺术创作者也是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寓教于乐,应紧抓教育性和娱乐性两点重要的创作元素。
“打开艺术之门”是保利院线多年来针对青少年艺术文化教育打造的公益品牌系列演出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中外儿童精品剧目,培养孩子对舞台艺术的欣赏能力,启迪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其中,保利院线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系列演出已持续30年,每年都有10余家专业院团参与其中,今年首次推出3个“音乐马拉松”,并首次开启联动京津冀的“艺术假期”。
“当下,艺术创作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艺术作品真正给人民群众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潘燕认为,艺术创作与营销都要不断地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例如走进社区去宣传一部剧,既是一种营销也是一种普及教育,在社区做一些交流活动,剧目本身也能够获得更多关注?!敖掖窖?、社区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实际上受惠的这些人未来也可能会成为走进剧场的观众,这既是培育我们的市场,也是为基层服务。”潘燕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艺术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潘燕表示,作品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不仅内容本身要打动观众,同时要不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跋衷诘哪昵峁壑诒戎赜写蠓嵘?,他们对创新类如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新业态的需求明显上升。”潘燕说。
今年暑期,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围绕“天桥舞蹈演出季”“传统焕新计划”两大品牌,以全年龄观演为目标,为北京观众呈现众多精彩的演出。作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第一届“传统焕新计划”的开幕戏,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在端午假期首轮10场演出全部爆满,而第二轮演出于7月18日开启,演出至7月30日。
“演艺新空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化剧场,观众往往不仅看剧,也会参与到剧目演出过程中,并且是演出过程中重要的一分子?!北本┨烨乓帐踔行南喙馗涸鹑吮硎?,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的出品和打造,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关于演出空间拓展和演出产业链延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将从一定程度上助推首都文化消费,引领都市新的文化艺术休闲生活方式,带动消费升级,助力北京“演艺之都”的打造。
当今时代,新媒体宣传渠道对于艺术作品的营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潘燕认为,有些剧目除了自身的艺术品质之外,其演员或剧情在新媒体平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也会吸引一定的观众,从而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舞剧《红楼梦》谢幕片段在新媒体平台上广为传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其“出圈”形式值得思考借鉴。
“从前我们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实际上酒香也怕巷子深?!迸搜嗨?,如今新媒体能够将舞台作品中好的内容片段传播出去,使作品获得新的观众、获得市场的关注,从而赢得更好的市场效益,要重视新媒体平台对于舞台艺术作品的宣传推广作用,善加利用助力文化消费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