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打造现代临港产业集聚地

  作者:徐蕴峰

2022-04-06 17:18:33

字号
2021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坚持以物流带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带动资金、人才、创新等要素聚集,谋划建设了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口功能区、产业承接区、中央商务区,为培育壮大临港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迎来揭牌五周年。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肩负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在“放管服”、投资、贸易、金融、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系统集成式创新,努力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制度创新试验田、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积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陕西智慧。

构筑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服务全国向西开放

自2017年挂牌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便肩负着构建内陆改革新高地、向西开放最前沿的使命。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黄金机遇期,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抓手,通过推出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一系列系统性、集成性创新举措,构筑出一条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2018年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全年开行3841列,运送货物总重达284.8万吨以上,累计开行突破11300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西欧”集结体系,东联日韩、南接东南亚,常态化开行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全境的国际班列,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向西、向北常态化开行西安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俄罗斯莫斯科、波兰马拉舍维奇、德国汉堡等16条干线通道;向南开通了南亚公铁联运班列,面向中亚南亚西亚的国际物流通道全面打通;向东常态化运行西安至青岛、宁波海铁联运班列,吸引日韩货物通过海铁联运在西安中转集结开拓第三方市场,使西安港全面融入全球航运体系。

西安国际港务区充分发挥西安区位优势,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与周边城市合作构建“+西欧”集结体系,相继常态化开行了贵西欧、蚌西欧、渭西欧等15条集结线路,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如今,西安港已成为辐射全国、连通欧亚的货物集散中转枢纽,2020年获批全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中欧班列(西安)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凸显。

5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先行示范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为特色,大力推进自贸改革创新。西安国际港务区首创的“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全城通港’政务服务新模式”等改革创新经验,大大提高了通关、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了通关费用,创造了“西安样本”,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21年9月10日,中欧班列首列快速通关跨关区出口专列发车仪式在西安国际港站举行,标志着海关总署推出的“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启动。这为陕西进一步畅通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提高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转关运输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再添“硬核”举措。

加快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打造现代临港产业集聚地

产业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制度创新的前提。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不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会展产业、现代农业、临空临港产业、跨境电商等,各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笆奈濉惫婊岢觥巴晟谱杂擅骋资匝榍季郑秤杵涓蟾母镒灾魅ā?,为更好地建设自贸试验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建设内陆第一大港,服务全国向西开放”为目标,充分发挥西安内陆港资源优势和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加快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吸引商贸、科技、产业、金融、人才、教育等各类创新要素落地融合,形成了以临港经济板块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实现从运输通道到产业集聚的转变,推动西安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1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坚持以物流带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带动资金、人才、创新等要素聚集,谋划建设了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口功能区、产业承接区、中央商务区,为培育壮大临港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港口功能区引进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外运物流、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林业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全国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西安国际港;建设公铁集疏运基地和集卡服务中心,有效提升港口集疏能力;引进马士基、美国安博、普洛斯等国外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国际物流合作。同时,加快公铁快线、铁路基础和海关查验设施提升改造,形成集集装箱运输、冷链物流、整车运输、期货交割、大宗商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港口功能区。

产业承接区做好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引进康佳智能家电总部、康佳丝路科技城,带动上下游30余家生态圈企业聚集发展,构建康佳全链条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综合保税区智能终端产业园、汇芯未来信息产业园,引进灰熊视创、京虹显示、思赢科技、中晶伟业等产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预计年产值达到1000亿左右,积极建设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地;建设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吸引一批国际物流龙头企业入驻,跨境电商专列实现2天1列。

中央商务区引进招商局丝路总部、华润丝路总部、五矿金融贸易总部、中铁丝路总部、中电建丝路总部、绿地丝路全球贸易港、绿地“一带一路”教育培训中心、绿城企业总部、高科企业总部十大企业总部,形成丝路总部聚集效应;投资建设“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中心、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等大型公建项目;同步加快市政配套,布局公办名校、优质医疗资源、“三河一山”灞渭河绿道等配套支撑项目。中央商务区建成后,将初步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文化、体育、贸易、金融、教育、科技、法律等服务功能载体,为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优势产业集聚、繁荣临港经济,助力西安国际港务区构建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兼“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委会智库专家、国声智库执行主任 徐蕴峰)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