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腾讯网
2021-04-16 09:50:59
4月16日上午,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金石遗音——天一阁藏明清刻石珍拓展”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着眼于金石文化,展品荟萃天一阁博物院藏明清刻石珍拓60件及两馆馆藏古籍40余种,生动展示了金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天一阁宝贵的文化资源。
“松篁无俗韵,金石有遗音。”金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灿烂文明,传承着悠久历史。展览以展示天一阁藏明清刻石的拓片为主线,结合天一阁创始人范钦的收藏伟业,特别是碑帖的收藏、功能、工艺方面的内容梳理,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天一阁所藏明清刻石的整体状况,既展示其记录事实、正经补史的作用,又生动解读了天一阁的历史及馆藏特色。
天一阁藏明清刻石,是天一阁极为宝贵的石刻文献。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天一阁帖”“万卷楼帖”“义瑞堂帖”“老易斋法书”。
“天一阁帖”为范钦所摹刻,作品多有范钦题跋,是了解天一阁及范钦的重要史料。如展览中的《妙法莲华经》《底柱行》《古篆绪论》。其中,图文并茂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格外引人注目。此刻石左为小楷经文,右为莲花大士像,神韵俱佳,世所罕见。经文楷书,小若蝇头,笔笔分明,全文二千四百余字,无一败笔;所绘大士像,神情自在安详,线条遒劲高古。
《底柱行·赠宪伯东明先生之江西》是范钦的邻居兼好友丰坊为勉励范钦升任江西按察使所写,该作品行文奔放跌宕,书法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人为之震撼。
“万卷楼帖”为丰坊所摹刻,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神龙本《兰亭序》刻石,该刻石因右上角有半方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 “义瑞堂帖”为明代宁波大书法家所摹刻。该帖现存十一种,包含展览中的文徵明小楷《薛文时甫墓志铭》及丰坊、薛选等名家法帖。“老易斋法书”则为清初史学家、书法家姜宸英的法书。此帖不仅是姜宸英书法作品最多的单帖,且其中一部分还记录着甬上的历史人文,如展品《甬上三忠遗墨》《重修宁波府学尊经阁记》,是了解宁波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件件拓本,向人们诉说着一段段故事,沉淀着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也让人们领略着碑帖文化的神韵。神龙本《兰亭序》形神两全,丰坊草书《底柱行》万丈才情,《妙法莲华经》的书画双绝,“南国书城”的藏书文化和金石文化底蕴将通过此次展览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西安人民面前。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三个月,展期至7月30日。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