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文旅中国
2021-03-10 18:09:11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提出,通过完善文化创作生产机制体制等方式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阮诗玮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湖南等城市和省份,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新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阮诗玮建议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要让中华文化焕发生机,就要不断完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让文化增值,使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资产大国、文化资本大国迈进。
一方面,“文”要“物”化,就是要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参观性”的文化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带得走;另一方面,“物”要“文”化,就是要让我们生产的各类产品、搭建的各色建筑蕴含并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借助文化产品提升城市品牌
文化产业对塑造城市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主要城市普遍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它们不应只是“有故事的城市”,还应成为“会讲故事的城市”。为把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IP,建议以2021年世界遗产大会在我国举办为契机,加大力度改造提升城市文化风貌,并通过现代文创手段提炼创造具有中国意蕴的城市文化品牌,讲好中国城市故事。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造价值,旅游的意义则在于体验和分享价值。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旅融合中融出高颜值、高品质、高价值。要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活化乡土文化资源,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和理念重新阐释传统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用文化的力量提升乡村旅游内涵,让人们在领略山川自然之美的同时,还能感悟文化、陶冶情操。当前文化旅游还应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构建跨域文化旅游大格局。
发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短板在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即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等发展滞后。我们要抓住“十四五”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战略“风口”,通过数字技术创意、数字思维与运营模式创新、沉浸式体验营造等方式,推动文化产业核心领域跨越式发展,让中国的优秀文化插上数字科技翅膀,以崭新的形态走近青少年、走入千万家、飞向世界,让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输出能力,与当今中国的世界地位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更加匹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