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经济日报
2020-12-21 11:37:53
2020文化金融服务“双区”建设(深圳)高峰论坛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发布会日前在深圳举行。与会专家、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代表共商文化金融的“深圳模式”,探讨独具深圳特色的文化金融发展新态势、新视角、新思路。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于德江讲述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金融业界在围绕“双区建设”推动文化金融发展上取得的成绩,介绍了2021年深圳文交所文化金融工作方向和重点。
在演讲环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指出,货币体系建设是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变革的重点。杨涛首先介绍了全球数字货币进展及我国的地位,分析了数字货币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其次从系统视角、金融视角、安全视角入手,分析了数据要素运用的效率与安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了银行信贷、产业基金等融资方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多思考。他表示,建立多层次的文化金融体系有助于形成统一完善的文化产权价值评估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助于银行及投融资机构了解文化产权价值,使文化企业版权抵押贷款过程更为顺畅。
文旅部“十四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共识点以及发展的痛点,总结了包含文化产业引导基金、文创银行、文旅消费金融、文旅行业PPP、文化产业类债券、文化产权交易等在内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文化金融“监管沙箱”的构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分析了深圳市“双区”建设中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环境,指出文化建设对于深圳发展的重要性与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逻辑关系。金巍介绍了知识产权及版权的质押贷款、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证券化、信托业务现状,以期为在新经济视角下发展深圳文化金融提供参考。
同时,深圳市文化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由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组织建设及运营,整合了区域内文化企业、项目、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资源,通过金融服务、政策服务、企业服务、活动资讯四大核心功能,为文化企业提供战略咨询、项目策划、资源对接、融资规划、融资对接、项目管理、项目退出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文化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助力深圳市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全面对接。
此外,由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编写的《深圳市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0)》发布。论坛还颁发了“2020深圳文化金融创新奖”,获奖项目涵盖了政府类、金融机构类和服务机构类三大类产品,18家机构及其产品获奖。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