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0-10-19 12:10:01
10月9日,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学术座谈会在河南洛阳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主持,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等作了致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领队赵海涛介绍了二里头遗址近年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国硕,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魏继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献本等专家围绕如何做好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工作以及文化遗产?;た⒌纫樘庾髁朔⒀浴4蠹胰衔?,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和夏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界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二里头遗址在中华文明史、国家起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关键环节。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已经开展了61年,伴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重要认识和重要成果,夏文化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拓展。进一步做好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工作,迫切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力量扩大考古规模,加大发掘力度,发掘更多夏文化的信息和证据,并从加强学科融合、专门人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全方位深化发掘研究工作,书写夏文化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时代价值、理论方向和实践目标,是指导新时代考古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围绕“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传播”这一重大任务,要在打造突破性、标识性成果上下功夫,要在多学科融合上下功夫,要在大众化、国际化上下功夫。以二里头遗址等诸多早期考古发现为基础,科学阐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起源和发展,准确解读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