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全国优质招商项目展】汶川——川西高原的明珠

2020-05-08 14:57:21

字号
汶川是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交汇融合的地带,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是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汶川动植物种类丰富,境内孕育了动物活化石大熊猫和植物活化石珙桐等国家级珍稀动植物。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中排名前列,近五年四次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9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640.webp.jpg

微信图片_20200511125541.png


汶川概况

01、汶川,是川西高原的明珠


因汶水(岷江)得名,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距省会成都110公里,是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交汇融合的地带,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是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汶川动植物种类丰富,境内孕育了动物活化石大熊猫和植物活化石珙桐等国家级珍稀动植物。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中排名前列,近五年四次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9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02、汶川,是康养旅游的福地

汶川地处西南宜居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秀美,平均海拔8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南部片区达90%以上、北部片区达42.08%,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负氧离子含量达2.4万个每立方厘米,特别适宜休闲康养,是名副其实的都市后花园。

目前,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三大主题,加快建设天府汶川生态康养慢生活度假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无忧城”。近年来,紧紧围绕“两大目的地+两大内环线+文旅小镇”建设,即:南部以家国情怀培育和森林康养为核心的生态颐养目的地;北部以户外运动和生态花果山体验为核心的运动康养目的地。南部的生态颐养内环线和北部的运动康养内环线,深入推进了乡村振兴、康养业态和重大项目,精心打造三江慢生活度假区、水磨主动健康小镇、漩口水生态文明型文旅小镇、映秀培训小镇、绵虒美食娱乐文旅小镇、灞州体验式文旅小镇、耿达卧龙熊猫文化经济带,构建特色小镇集聚格局,落实了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高质量发展。

03、汶川,是民族文化的经典

据《新唐书·吐蓄传》记载:“州南抵江阳岷山,西北望陇山,一面崖,三面江,其地险要,易守难攻,无虞侵犯,虏号无忧城”。

汶川因“汶水”而名,公元前111年设汶山郡至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始祖大禹诞生地,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有着浓郁的藏羌民俗文化,羌绣、释比、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先期羌民的劳作,木姐珠与热比娃的传说,耸立千年的羌碉羌寨,与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诗句,至今诉说着古羌文化的奥秘。而今,藏羌回汉水乳交融,共创了烟雨三江、丹青水磨、天地映秀、熊猫家园、大禹故里、古韵羌山的“汶川六景”,形成了治水文化、藏羌文化、熊猫文化、大爱文化精神家园,向世人昭示着汶川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04、宜居的生态环境

汶川,是三省交通的枢纽。汶川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是阿坝州十三个县市之一,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世界级风景区的必经之道,北上可达甘肃省、青海省,南下可至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是川青甘三省的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蓉欧班列的重要节点,是川西北高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当前,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已正式开工,汶彭路正加快前期。

640.webp (12).jpg

05、汶川,是产业发展的热土

汶川紧靠成都大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民族地区,拥有明显的政策优势。为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发展,当地从项目用地、税收减免、企业上市、政务服务、水电消纳等方面,出台配套了系列优惠政策,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目前,汶川正在张开怀抱,抢抓加快西部大开发、藏区发展、川港协作等机遇,全面加强与各地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阿坝州对外开放的门户。

640.webp (13).jpg


产业项目

目前共推出了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120余亿元。以下重点推介3个项目。

01、龙溪羌人谷生态康养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

龙溪羌人谷生态康养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位于龙溪乡,计划总投资11亿元,占地面积214.3平方公里,海拔在1300-4800米之间,距汶川县城10公里;距汶马高速克枯乡出口7公里;距成都城区120公里,属于成渝环城游憩带,至成都市区和双流国际机场仅需1.5小时车程。

该项目以古羌文化体验、冰雪运动、森林康养为主题,以“神秘羌人谷·圣境阿尔沟”为形象定位,以中国“释比文化”之乡、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文化定位,以山地康体运动、生态康养度假和羌族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核心,确定了以东门寨、阿尔寨、龙溪阳光康养休闲带、阿尔森林康养度假区为主的“两寨一带一区”规划布局。项目可利用土地1000余亩,均不涉及生态红线等限制约束,是全亚洲最具可开发性的滑雪项目建设地。预计到2021年,游客接待量力争达到5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5亿元;到2025年,游客接待量计划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0亿元。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67亿元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实施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垃圾处理、游客中心及附属设施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

640.webp (14).jpg

02、川青甘高原物流园区康养产品集散区

该园区位于汶川县县城东南侧威州镇七盘沟,总体规划面积达1000余亩,西起都汶高速边缘,距都汶高速汶川南收费站800米。而汶川县位于川青甘交界区域,是离大城市最近的高原地区,也是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南部及甘孜州北部对接成都的必经之路,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优势。

园区规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约450亩,总投资3.9亿元,以“智慧引领、物流未来”为核心,由“一园、一平台、八个区域”构成,是集交易展示、运输、冷链、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目前已投入资金1.12亿元,完成了园区中央商务大厦、电商中心、配套设施、市政道路建设,其他配套功能项目正有序推进;二是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约550亩,规划产业定位为农副产品加工、建材、机械、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等来料加工上游产业,拟入驻8-10户企业,预计产值35-45亿元。整个园区内规划范围内道路、供排水设施、防洪拦挡坝、河堤、供电设施基本完善齐全,交通临接国道213、都汶高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03、水磨主动健康小镇

水磨镇位于县城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位于成都市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位置。水磨镇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现为国际5A级特别旅游区核心区,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水磨镇属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C,夏短无酷暑,冬长无严寒,河谷地带气候相对湿润,年降雨量充足。森林绿地覆盖率较高,负氧离子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5万个每立方厘米,实属“天然氧吧”。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公认的“四川十大避暑胜地”之一。

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拟在水磨镇打造出一个“依山而建,隐林而康,畔河而栖”的国际康养度假小镇,占地约300余亩,结合我县大力发展的康养产业,建设高端生态度假区,提升宜居宜游水平。建成后可有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文化和康养产业发展。建成后年游客量约100万,每年收益约5亿元,贡献税收约1亿元。


04、汶川县环紫坪康养度假区项目

项目总投资5-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森林公园板块、酒店商务休闲度假板块、民俗风情街区板块、颐养山居康养板块、生态农业观光园板块、山地休闲运动板块、养老公寓、保健康疗板块——养老公寓、康养医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大健康产业正快速迈入新一轮的增长。作为把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康养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面向一片蓝海市场。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康养旅游。

环绕1.jpg

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00余万元,一是打造“赵公福地”生态经济庄园;二是汶川县老年养护院项目已开工,总投资1885万元;三是博远体能拓展训练休闲农庄正在建设中;四是2018年拟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茶叶基地;五是该区域已列入2018年乡村振兴发展试点,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项目建设区域位于国道213线旁,处于阿坝州“南大门”的位置,交通便利,距离都江堰市区仅20公里,到成都市区仅需1小时行程,同时,距离“水磨古镇”景区13公里,是串联三江-水磨-映秀-都江堰等旅游资源的咽喉要地。背靠赵公山、俯瞰紫坪铺,依山傍水。区域内海拔1080米,年平均气温18℃,森林覆盖达90%以上,负氧离子极高,空气清新怡人;紫坪圣湖与财神福地相依交融,是春季登高、夏季避暑、秋季观花、冬季赏雪的理想之地。财神山因传说中财神爷赵公明归隐处而得名,与其四位部下“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合称五路财神,能带来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与中央五个方位的财运。

05、汶川县无忧花果山农旅融合产业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为3亿元,以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农耕采摘、羌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景区。项目规划有大禹农旅文化融合板块和大寺冰雪旅游板块,整合农业科研、组配,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结合山地甜樱桃、蓝莓、青红脆李等农特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该项目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冰雪,全年旺季。

花果山.jpg

随着人们多样化旅游需求的增长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并逐渐形成新型边缘产业——观光农业。目前,国内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能有效增强农业的供给活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城乡要素流动,满足城乡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规划编制和项目策划准备工作。项目位于县城周边,距离成都135公里左右,环汶川县城周边10公里左右,区域位置优越。汶川经G213或都汶高速连接成都;汶川G317连接马尔康、经G213连接茂县、九寨沟,区域交通内外部非常便捷。汶川及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特色农林畜产品:如甜樱桃、青红脆李、红富士苹果、高原特色牦牛肉、藏香猪肉、跑山鸡、各类中药材等,全县通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有10个以上,认证面积3000余公顷。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入1亿元,年利润约5000万元。

营商环境

汶川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640.webp (20).jpg

凝聚改革合力。对照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服务和农业事务四个领域,全面摸底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涉及的21个部门、共256项,分步划转176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并及时向对外公布。

提档政务服务。创新 “互联网政务服务”“证照合一”、全程电子化注册营业执照等改革工作,梳理41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222项全程网办事项,开通“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办税、24小时自助服务等便民举措。截至2019年7月底,全程电子化登记470余户民营市场主体,发放37户《营业执照》。

优化营商环境。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契机,制定《鼓励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对接培训活动及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补方案》《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扶持方案》,建成32个规?;?、标准化集中生产车间,实现产值780万元,为汶川新型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率先在阿坝州范围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电子化政府采购项目89个,工程领域备案登记23次,为企业节约成本253.54万元。

资料来源:汶川县人民政府官网

资料整理:云媒国际全媒体平台

640.webp (21).jpg

云媒国际全媒体平台利用线上平台优势以及云媒4大网站与56个新媒体端口的传播力量,发挥其强大的内容制造能力,充分调用媒体平台、智库平台、产业平台资源力量,并联合全国120余家省级、市级、行业商协会组织和平台,以项目微展览+3d虚拟会议+营商环境介绍+资本企业引进+智库专家建言等多种形式,助力地方政府“云招商”。万众一心、促经济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