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00:06:24
中医在新型冠状病毒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建议埋线、火针、穴位注射在疫情中应用)
作者/高静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医务人员投入到紧急的抗疫之中,中西医在抗疫当中各领风骚,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临床疗效来看,西医治疗当下尚无对症的药物,而中医药发挥自身优势,对症处理,标本同治,收到了显著地疗效,彰显了中医的领航作用。
在疫情期间,1月27日,国家中药管理局分别让四个省份用纯中药治疗进行临床试点,结果中医药治疗屡见奇效,且远期疗效可靠。
2月13号环球时报(新华社)发表了中央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治疗全过程"的要求,使中医治疗在疫情中得以全面深入展开,疗效喜人,彰显了中药风采。
一、中医学理论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学遵循"天人合一" 的系统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精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在病性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材施治。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实中医治疗的优越性远大于西医。
二、中医学在未病先防方面的优势(埋线提高免疫力的疗效)
未病先防,就是疾病来临前,首先做好预防,阻断其发展,就相当于未雨绸缪,治疗未病目的是以提高免疫力,来增强抵抗力,增强抗御病邪能力。中医注重"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之后,根据疾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以防止疾病发展。这是中医治疗的核心。
一是脏腑功能,
肾。中医认为肾,藏先天之精,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为"先天之本",又协调一身脏腑之阴阳,又称"五脏阴阳之本" 。肾精对人体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卸气、卸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故养肾是关键。
脾胃,脾主运化,消化水谷并转输精微和水液,脾主升清,上输精微并升举内脏,脾喜燥而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喜润而恶,脾胃阴阳相合,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纳运相助,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过程,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临床中,脾虚可以影响肺,也就是说脾虚运化无力,容易形成水液代谢障碍,产生"湿" ,湿可以停留在任何地方,脾和肺是相生关系,也就是说脾病可以影响到肺,可以使肺部生病。
二是结合当地病性分析
新冠病毒一线专家证侯分析,气候阴冷潮湿,居住潮湿等,外感寒湿或过食肥甘生冷等身感寒湿,以致寒湿内盛,脾阳被困,运化失司,气滞中焦故,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痰湿停留于肺,则宣发肃降失常。
诊断,它是属于 "湿" 症,无论是寒湿或湿热,都属于湿,从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来讲,“湿” 就属于脾虚,要健脾,脾运化差了湿就重了,所以预防重在健脾。
三是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观察(穴位注射、埋线在预防治中疗效)
中医外治法(埋线)在预防中防治,是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前提下对症治疗。中医经络治疗(穴位注射,艾灸,刮痧、拔罐、扎针等)方法很多,疗效确切。
前面了解到脏腑的功能和病理变化,根据个体情况,调理脏腑功能对于预防新冠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埋线是一种长效针灸,是通过对身体穴位持续物理刺激,,疏通经络,激发精气,来提高自身免疫力,调理亚健康状态,有病治病没病强身,无任何副作用,无需用药和每天治疗,起到一个很好的保健预防作用。
临床大量病例证实疗效可靠。
三 、既病防变(火针、穴位注射对症治疗)。
在症状出现以后,可以用见效最快的方法对症处理,以防发疾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中医的多种外治法(穴位注射、火针、埋线等),在肺部疾病中疗效奇特。本次新冠病毒肺炎其病性,是属于湿重的一个病因病机,寒湿闭肺,疫气闭肺,内闭外脱,气机升降失司等 ,以“湿”为主。中医诊断为疫病,湿瘟?!笆倍钥棺詈梅椒ㄊ恰盎稹?,火可以祛湿、除湿、化湿,等,用相克来说,火克水(湿),属于相克关系,所以用火针治疗疗效更为确切。
火针就相当于西医的各种抗菌素,是天然的抗菌素,可以对抗湿邪的各种变化,显得是得心应手。多年的临床经验证实,肺部疾病,比如说,不管是肺部感受风、寒、、燥、热等邪气,所表现的咳嗽,咯痰等症状,长期用药疗效不明显,改用毫火针配合火罐治疗,必要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症处理,能起到一个立竿见影的疗。所以建议新冠肺炎在治疗时,为了缩短病程,加速疗效,建议把火针、埋线、穴位注射联合应用,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