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17:35:32
“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p>
——(法)托克维尔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这是我们观察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背景。
第16届俄罗斯瓦尔代论坛以“重返无政府状态”,土耳其TRT world forum的主题是“全球化的退却 (retreat):风险与机遇”,慕尼黑安全论坛等都聚焦“变局”,将“未来国际秩序”作为主题。相比而言,习近平主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更高屋建瓴,也更客观、中性。
把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不在于变,而在于局,是"局之变"而非"变之局"。所谓“局之变"之"局"有三个:
一是格局崩一一国际格局出现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动,西方主导的格局正在被东西方平衡的格局取代。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9年8月27日的驻外使节会议上宣称“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霸权行将终结”。标志性的,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台,是G20了,不再是G7了。
二是时局变一一这很大程度上当然是技术的变化造成的,不只是权力的转移——存量在西方,增量在东方,还有权力的分散和权威的解构——世界越去中心化、扁平化,网格化。
三是大局无一一世界大势没,日益不确定,发展模式、价值多元化,经济民族主义与社会民粹主义交织。国际关系规则在变,一些国家正在搞什么脱钩,从原来的全球化相互依存,到脱钩或者部分脱钩,然后再"规锁(confine)"(张宇燕)。规则观念在变,不再笃定全球主义、进步主义,国家主义、地缘政治在回归,民粹主义受吹棒,全球化出现逆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去我们告别近代,走出西方。近代以来我们的理念是顺势而为,改革开放强调国际接轨。所谓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个势了一一马克龙说"西方霸权行将终结"。所以,中国不是简单地顺势、随势,而要去造势。一带一路那就是一种造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造势确立一个道一一超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四位一体。
不仅国家内部在变,国际关系在也在变,规则也在变。原来是大棋局,现在那个棋桌子也可能被掀翻。大变局,而不是大棋局,这是问题的关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去我们告别近代,走出西方。近代以来我们的理念是顺势而为,改革开放强调国际接轨。所谓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个势了一一马克龙说"西方霸权行将终结"。所以,中国不是简单地顺势、随势,而要去造势。一带一路那就是一种造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造势确立一个道一一超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四位一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有五百年西方中心论(全球化)的终结,也有近代西方中心塌陷的变局,甚至人工智能拷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开启未来百年变局,既是历史导向,也是未来导向,又具有浓厚时代关怀。
中国是引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因素
与近代逻辑不同的是,中国是引发这场百年大变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导致国际格局出现所谓“后西方”现象;与此同时,工业革命4.0改变线性进化逻辑,出现所谓“ 后真相”现象,中国同样是工业革命4.0弄潮儿。这两种逻辑交织在一起,出现美国上下(政府-公司)、左右(两党)打压中国的局面。
过去几百年现代化成功的经验全是西方的。一般我们说现代化成功模式有英美模式,德国模式,荷兰模式,瑞典模式;非西方现代化成功的有苏联模式和日本模式。但西方理论界认为苏联模式是德国模式的斯拉夫版,日本模式是德国模式的东亚版。所以无论是原创还是翻版都是西方的,所以过去100年大家有一个概念,说现代化就等于西方化。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成功,西方开始研究我们,他们的结论就是中国模式确实跟西方模式不一样,基本性质就不一样。西方国家都叫national state,民族国家。中国不是的,中国叫civilization state,中国是文明型国家。国家的基本性质不一样,行为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现在开始承认现代化有两个模式。这样一来在观念上,西方模式的唯一性、统一性打破了。这也是中国引发大变局的表现。
中国改写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发展公式,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从工业革命以来,权力在西方内部转移,今天全成美国盟友,而当今中国在弯道超车,史上第一次出现非西方、非美国盟友参与引领新技术革命的情形。
一个“绝不做老二”的美国和誓言“伟大复兴”的中国,产生结构性、根本性、战略性冲突。美国不惜动用长臂管辖,利用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挟霸权以令盟友,大打安全牌、规则牌,甚至文明牌,逼迫世界在中美间站队,甚至鼓吹中美经济、科技脱钩,重塑全球化体系。
2017 年 11 月 1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席战略顾问师史蒂夫·班农,在日本第十二届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发表演讲表示,中国对美国有五大挑战:一是“中国制造 2025”;二是 5G;三是“一带一路”;四是人民币国际化;五是中国模式。所以,美国要打压中兴公司——“中国制造 2025”,打压华为——5G,打压“一带一路”,进行人民币汇率战、金融战,打压香港,这些都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最后就是发展模式的竞争,用“脱钩论”咋忽中国,抵消“四个自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比拼战略对立性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判断,是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判断,必须从战略上准确判断。
既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不能按照思维惯性看问题,更不能落入西方逻辑窠臼。特别是,区块链、万物互联技术进步,产生去霸权趋势。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应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比拼战略独立性。
美国正联合日本、澳大利亚搞稀土开发,担心被中国卡脖子。日前,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发布《欧洲防务相关军民两用技术材料依赖性》报告称,军民两用技术关键原材料应摆脱中国供应限制,呼吁欧盟应采取广泛行动,摆脱军民两用重大新兴技术所需原材料供应瓶颈——锂电池、燃料电池、机器人、无人机和3D打印技术等5大军民两用技术中,欧盟极度依赖上述技术所需的23种关键原材料,仅1%(用于3D打?。?%(用于燃料电池)能实现自给,原材料供应已成为欧盟上述技术供应链中最薄弱一环。报告称,中国是上述关键原材料全球生产的主导国,也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主要供应商,占全球近40%的份额。中国在锂电池和无人机全球供应链中取得并扩大其领先地位,在机器人、燃料电池和3D打印领域也制定了宏大计划。报告建议欧盟需在关键原材料方面采取行动,包括:1.加大原材料供应多元化,提高原材料回收能力,研发关键原材料替代技术;2.加大战略性原材料库存,以备?;瑁?.制定竞争性奖励计划,鼓励欧洲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欧洲防务研发,带动相关技术民用化和商业化;4.为欧洲企业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扩大欧洲制造机会;5.加强军民两部门协同合作,提升各界对军民两用技术共同研究和投资的兴趣;6.在5大技术领域中的具体建议包括:在燃料电池领域加大国际合作;在3D打印、燃料电池、机器人技术和无人机领域加强标准化制定等相关活动;在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加强网络安全能力等。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重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征之一,战略独立性成为大国比拼重点。
朝鲜战争,让新中国剥离了美国;中苏论战,让新中国剥离了苏联,成就了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和道路、制度自信。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铆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取得了超越美国铆合(engagement)政策意想不到的成功,正如大象进入浴缸,不仅没有被皈依——从市场经济到自由民主,变成美西方的一员,反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产生班农所言的五大担心:中国制造2025、5G、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模式,在道路、制度自信外,增加了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美贸易战就发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战略博弈。
进入新时代,中国要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由大到强,打破了近代权力转移与技术革命只是西方内部循环的历史惯性。不仅如此,中国产业体系独立完整齐全,文明连续不断,真正独立自主又开放包容,还不忘世大同之初心,立己达人,给世界提供诸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公共产品,推动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
通过伟大斗争实现伟大复兴
共和国七十华诞之际,有一段子非常流行,反映出面对美国打压国人豪迈而必胜的心态:
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着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在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而现在我们正在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
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
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换了好几轮!
看来,通过伟大斗争来实现伟大复兴,已成为百姓自觉;看来,奥林匹克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也适合中国崛起。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崛起到了爬坡过坎的阶段,更高、更强注定是新时代的长征。
拙著《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早有类似比喻:“作为丝绸之路的复兴,‘一带一路’也就可称为新的长征,是中国在沿线国家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合作与友谊拓展与深化,极大提升中国制造、中国营造、中国规划的能力与信誉,提升中国威望。就其地缘经济与战略效应而言,堪称“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正在重塑人类文明史与全球化话语权,体现中国崛起后的天下担当?!?/p>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大国,但并非总是强国,近代以来还成为“东亚病夫”。如今“强国”成为新时代“强起来”的关键词,还是套奥林匹克口号:
更快——新中国七十年,浓缩了人类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的各个阶段,是全球化的浓缩版,创造了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日新月异,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各方面的奇迹。
更高——产业链迈向中高端,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在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比较优势也从劳动-资源密集向技术-资本密集升级?!耙淮宦贰本褪侵泄尤虿盗锤叨讼虻投俗朴胖什艿墓?,将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相关行业人力、物力、财力、经验、标准的全方位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全面提升中国在技术、资本、标准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更强——从大到强,就是要参与、引领国际规则制订,强调中国品牌、话语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非白人、非西方、非美国盟友参与引领工业革命4.0的情形,在中华民族历史也是头一遭在人类由工业革命到数字革命转变之际实现弯道超车。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一带一路,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全球化的未来版。
强起来的逻辑超越美国,正如伟大复兴不以超越美国为目标,和平崛起、战略机遇期也并非针对美国一样。
更一般地说,通过伟大斗争实现伟大复兴,尤其要处理好四重风险:
已知的已知 已知的未知
未知的已知 未知的未知
1、已知的已知:美国的战略打压,国内的三期叠加等,都是已知的风险。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照顾国情又要高标准(本土化-全球化),首先也要处理好“已知的已知”风险。
2、已知的未知:未来世界进入较长不确定性阶段。英国国防部报告《2010-2040全球战略趋势》认为,2040年之前的世界都处于转型期,未来数十年要面对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短缺、意识形态复苏等,以及权力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
3、未知的已知:全球化时代,中国从未是世界性力量,也从未如此主动、大规模、全方位的走出去,因为没有殖民世界的历史,缺乏全球治理经验,更不用说动前宗主国、现霸权国奶酪,面对世界的二元性——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家、上层建筑是发达国家那套;经济全球化而政治/文化地方化、极化、碎片化;国内不确定性与国际不确定性叠加……这些都是强国长征路上的已知的未知因素。
4、未知的未知:气候变化、人口迁徙、公共卫生,AI 等人类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已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迈向全球中国,以前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是“天下不扫何以扫一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同时他又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表明强国途中面临未知的未知风险。
“未来已至,只是分布不均”(威廉·吉布森)。以伟大斗争实现伟大复兴,要从后天看明天,可从大数据得以启示。什么是大数据?首先看它的数据特征,可以从4个维度来理解,即4V:volume(规模)、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速度)。
4V-四特中国 :从全球化浓缩版到全球化未来版
volume(规模): 特大规?!?0亿级工业化(还要把10亿人变成中产);
variety(多样): 针对美西方打压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毛泽东主席在1960年代曾表示:“中国没有必要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就是个小联合国”。多样性的中国是五千年连续不断文明塑造的:特长历史——中国就相对于罗马帝国还没解体。中国是个比历史还悠久的国度(戴高乐);
value(价值): 特世俗社会——儒道释并存,超越单一神的普世价值,倡导“和合”文化,故此对隐私权不是那么敏感,倡导集体主义、长远眼光,AI、大数据发展没有遇到欧洲那样的麻烦。
velocity(速度): 特殊崛起 ——全球化浓缩版(70年经历人类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数字革命,政治-社会革命)
人类工业革命从来只是西方内部循环,如今被美国收编为盟友体系。中国崛起,打破了这种循环,拷问中国能否由大到强。所谓的强国就是世界层面的“三个代表”:代表世界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多数民意。因为史无前例,强国长征路,注定要以伟大斗争去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角色从中心到核心,从赶超型国家到领导型国家;从顺势而为到造势而上;规则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双重不确定性。从大历史看,人类进入大转型、大风险时期。如何通过伟大斗争实现伟大复兴,成为每一个国人关心的重大问题。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