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网
2019-07-02 16:08:59
作者:天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淑莉
6月27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本也进入令和时代。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中日两国拥有越来越多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无论从亚洲安全还是世界稳定的角度来看,对中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梢运?,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是中国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好基本定位是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基础
在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中,中日关系是最为错综复杂的。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必须要把握好中国是位于亚洲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这一基本定位。
中日两国自一千多年起,就开始了频繁的交流,其间有经济交流,有高层互访,也有民间往来。作为同为东亚的国家和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的、稳定的邻居关系符合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利益。中日关系和平稳定,则东亚平安无事;中日两国矛盾冲突,则会危及世界和平。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双方如何发展,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两国相邻的客观状况是改变不了的;从地缘政治上来说,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从经济关联上来说,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中日两国应依据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不断促进双方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最终形成共识、实现共赢。
二、政治互信、经济互惠、文化互鉴与安全互通是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原则
友好相处、合作双赢、交流互鉴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也是中日关系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2014年以来,中日领导人达成了改善两国关系的“四项原则共识”,为新时代中日关系定了基调。2018年中日实现领导人互访,双边关系重归正轨。2019年6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谈,拉开了中日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序幕。
要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多方面着手。
政治上,应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通过各层面的沟通协调尤其是高层引领,增进互信,推动中日关系始终沿着和平、友好、合作的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经济上,应深化经贸、投资、第三方市场、科技创新等广泛领域合作,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积极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合作谈判进程,支持两国企业扩大相互投资,为双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需要给自己的经济找一个长期发展的依托,这不可能仅靠日本国内市场,还需靠海外市场来寻找长期发展的依托,而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巨大市场对日本的吸引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之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尤其在第三方市场上成效显著。两国企业在其他国家联合进行投资和建设,就可以在促进海外市场开拓、促进当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颇为强大的合力;文化上,中日都是亚洲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应传承弘扬亚洲文明成果,倡导不同文明间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以人文为纽带,加强两国青少年交流,促进两国民众相知相亲。以“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为契机,积极开展修学旅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互访交流活动,广泛播撒友好种子。此外,中日两国首脑决定在2019年年内启动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以加强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这也是在文化方面进一步推动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的重要推力;安全上,两国通过对话建设性管控矛盾分歧,加强外交和安全领域对话,构建建设性的双边安全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要“妥善处理好历史等敏感问题,共同维护东海和平稳定”。
三、和平、友好、合作与交流是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根本
未来的国际竞争,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欧洲有欧盟,北美有美加墨自贸区,东亚应该有中日韩的携手合作、交流与发展。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有利于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中国外交方针的展开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维护,更有利于亚洲的和谐稳定发展。
纵观中日关系发展史可谓跌宕起伏,但历史已经过去,在多年风风雨雨之后,中日关系已翻开了新的一页。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是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具体体现。作为亚太地区最核心大国的中国与日本,要致力于推动中日关系始终沿着和平、友好、合作的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提升在应对国际和地区事务及应对全球性、区域性挑战的能力,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不断为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