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台盟、台联界委员关注两岸融合发展

2019-04-16 09:42:58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苯?,本报记者就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如何深入落实“31条惠台措施,采访了台盟、台联界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南平市台联会长陈建华:

专口专办构建台胞台企的家园

检验一个地方落实“31条惠台措施到不到位、政策细化措施成效如何,看当地引进台湾人才工作做得好不好就能判断。

在各地“31条惠台措施地方性举措相继出台后,各地台胞台商对“31条惠台措施给予积极反馈的同时,也对举措的进一步深化落地,报以期许。目前台胞台商集中反映的,是台湾居民居住证在申办信用(储蓄)卡、小额理财投资、大陆驾照换取、随迁子女就学、住房申请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生活不便方面的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在进一步深化落实惠台政策和措施方面,成立一个专事惠台政策和措施落实的领导小组,由统战、对台等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落实惠台政策措施议事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中央惠台政策和各地惠台细化措施的对接落实以及对当地制定的惠台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实进行动态跟踪分析等。同时,建议设立惠台政策措施行政服务中心专门窗口,结合机构改革契机,针对对台工作实际情况和特点,台港澳办或设台部门入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咨询窗口,负责惠台政策措施的咨询、对接、协调等工作。

针对台胞证不能办理银行卡、不能小额投资理财、不能海外淘宝等相关的生活问题,建议要做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让各级相关部门有据可依,操作性强。

全国政协委员、侨福国际联席主席黄兰茜:

用文创互动唤醒两岸同根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说: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年在江苏扬州看过的一场两岸青年文创大赛,让我们对如何通过文创为支点,点醒台湾青年的民族认同心,有一些思考和建议。

2018年江苏扬州举办的这场两岸文创大赛上,多位台湾年轻文创人通过吟诵李白、杜牧等著名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把他们此前未曾到过,但是通过诗句感受到的心中的扬州,用文化创意作品表现出来,并夺得这次大赛的大奖。这一幕,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用文化创意的联结,可以搭起两岸共同追溯共同文化基因的桥梁。两岸在文创业上,恰好是优势互补的。

台湾文创业起步早,人才济济,已发展成为一个破万亿新台币、占全台GDP5%的支柱产业,文创文化也成为一种全民文化、社会文化,融入生活方方面面。当前,两岸关系进入关键而敏感时期,引导台湾青年一代形成国家认同至关重要。文创领域恰可以打开一条柳暗花明的通道,在两岸运用文创互动,进一步激发文化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正当其时。

建议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市场的手段,为两岸热爱文创的年轻人创造机会、提供帮助、配套资源,鼓励他们迸发才智,焕发光彩,贡献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世界从中读懂中国,读懂两岸共同创造的悠久而崭新的中国文化。文化本身是有魅力、有感召力的。加强两岸文创交流应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倚重文化自身力量,减少被贴政治标签。例如扬州在岛内就借助一个文教基金会进行推介。因此,淡化官方色彩,借重民间身份,突出商业价值可算一条基本经验。

文化生产不是空中楼阁,它根植于文化的厚土。中华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宝藏,继承创新可以从中释放出无穷价值。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借助行业专门人士,分层设立重大文创奖项,激发两岸文化创造力迸发,吸引企业参与转化,滚动发展。同时,前期要注重培育若干案例产生示范效应,不断加强知晓度和吸引力。一端推向国际大奖,一端向更早教育环节延伸,设立基金、机构、案例库、素材库等,低门槛多辅助。

近年来,故宫文创走红全网,甚至风靡全球。在世界上,一款文创产品不论来自台北故宫,还是北京故宫,人们都很清楚地知道它代表中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两岸最强大的共同语言,在文化创意产业上两岸合力,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同时,通过两岸形成对中国文化合力再生产的旺盛势头,将汇聚成澎湃的中华文化向心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深圳台联会长林娜:

倾听台企诉求惠台举措要精准

在如何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上,各方目前在相关惠台政策所产生的效应方面,还处在观测和研究中。2018年深圳台联与台湾岛内的中华两岸科技交流促进会展开的针对岛内中小企业主的问卷调查,或可以提供一些讯息,对我们的“31条惠台措施如何深入推进落地,也有参考意义。

调查中,对于制约台湾中小企业到大陆发展的原因,接受问卷的台湾140万家中小企业主中,约有40万企业主表示,有到大陆发展或与大陆企业合作的意向,但是由于下列几方面原因,这些企业主表示,制约了其到大陆发展与合作脚步:首先,这些企业主表示,对两岸体制、商业习惯、运作模式不同;再者,表示对大陆法规不熟悉,担忧潜藏法律风险与隐性成本高;还有,这些企业主表示,自己不了解大陆的惠台政策。

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了解到,相当数量的台湾中小企业主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在台湾依赖公协会(大陆称为行业协会)服务平台协助,缺乏与大陆直接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通过将调查中反映出的这些与目前大陆“31条惠台措施进行比对,不难发现:我们在政策优惠方面给予的台企优惠,并不是台湾企业主最为关注的问题,观念机制、市场发展和产业环境才是决定他们进入大陆的最根本因素。如何消除台商的这些顾虑,建议:

做好惠台政策发布,强化政策宣传落实。建立政策发布的资源统合平台。加强政府各部门与各类涉台组织的协调整合,建立统一的政策发布、咨询及办理平台。各地各部门可通过搭建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台胞服务热线、开设一站式台胞服务窗口等方式,提供各类惠台政策发布、咨询及相关事项的办理服务,为台湾同胞提供大陆发展资讯、实习就业岗位等信息资源。

强化惠台政策的配套落实。以台胞证为例,由于该证件与每位来大陆台胞的衣食住行直接相关,升格台胞证为18位数的相关政策内容通知到公安、车站、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多部门,要避免新证无感或是新证不如旧证的可能。同时,逐步赋予台胞证作为台胞在国际上旅行证件的功能,继续推动台胞证护照化,让旅居海外的台胞也能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安全感。

构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制度保障体系。适应两岸交流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涉台法规体系。建议适时考虑制订一部全面规范两岸互动、民众往来以及各个领域交流合作的两岸关系法,与反分裂国家法形成互补与配套,共同构成在国家尚未统一之前规范与处理两岸关系相关事务的根本大法。同时,适时梳理并修订相关法规。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两岸交流形势的变化,对现行的涉台法律法规中已不合时宜、制约两岸交流合作的条款,应予以及时梳理并修订,为台湾民众在大陆旅游、学习、生活、就业、创业提供便利,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主席李大壮:

更大发挥两岸民间智库作用

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交流概况、原则基础、总体战略、最佳方式、选项保留、具体操作、融合途径等诸多方面,都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和驱动器。

熟悉两岸事务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提出的五点主张很有创新性,为两岸共同寻找对接方式开辟了新的思路。我以为,在此时搭建一个基于两岸及港澳地区的研究力量,从分散走向集中,直接对话和深度沟通的交流平台,十分必要。这样一个基于非营利性的两岸民间共同智库,便于邀请大陆、台湾和港澳的知名学者、有识之士以及真正有志于且有能力为中华统一大业作出贡献的人士共同参与,谋求共识,一起对两岸共同关心的各种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也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发挥两岸及港澳地区民间人士对两岸事务所产生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同时,港澳地区参与者可以通过分享其多年来亲身实践一国两制的经验和教训,为台湾地区参与者提供多方面的参照与借鉴。(记者修菁)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