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10:52:52
“迎新年·促传承”辽宁省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圆满落幕——
“有了传统文化的衬托,年味才更浓!”
2018年12月30日,是2019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当人们还在享受着节日里恬静的休闲时光,辽宁省文化遗产?;ぶ行奈能霸芳捌涓绞粽故究占淙匆呀ソバ制鹄?。伴随着一声响过一声、一声急过一声的锣鼓点,海城高跷扭起来,由此也正式拉开了“迎新年·促传承”辽宁省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的序幕。
这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沈阳评剧院协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作为支持单位。活动期间,“传统技艺展示”和“筱派评剧折子戏专场展演”两大内容接连上演,30余个非遗项目,近百名传承人和演职人员参展。精湛的手艺绝活展示和精彩的折子戏展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氛围,更增强了市民的文化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好吃的、好玩儿的、好看的,热热闹闹的” 在传统技艺展示区,灰墙黛瓦红灯笼、古色古香的传统戏台以及随处可见的仿民居陈设,让人倍感喜庆和亲切。传承人们置身在这样古朴的空间里,各自操持着手里的活计,展示着那些蕴含深厚的手艺绝活儿。来来往往的观众,走走看看,不时驻足在感兴趣的摊位前,或拍拍照片,或与传承人闲话几句。
“这个刺绣我小时候就学过,过端午的时候我妈就带着我们编五彩线、绣荷包呢?!苯衲?5岁的观众张阿姨看到多年不见的民间刺绣手艺,格外高兴。她说自己小时候住农村,过年剪窗花、炕围都是自己动手,那时候觉得这就是年节的象征。后来进了城,贴窗花的习俗虽然还在,但是已经都是买来的塑料纸窗花了,想再咂么咂么老手艺的味儿,却苦于找不到地方。
“在《沈阳日报》上看到了这次活动的信息,我就跟老伴儿说,这个元旦咱有地方玩儿了。”张阿姨家住铁西区,为了来观展,跟老伴儿起了大早,又坐了十几站的公交车。老两口说:“这么多的非遗项目集中在一起,又是好吃的、又是好玩儿的、又是好看的,热热闹闹的,这才有个过节的样子?!?/p>
“让看不见的传统文化落了地,生了根” 初春枝满族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初春枝自被命名为非遗传承人以来,每年都会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她说,以前的活动场地大多是在室外露天举行,又怕下雨,又怕刮风,现在好了,“有了文馨苑,我终于不用再东奔西走了,一下子就有了归属感?!贝澄翊腥耸沂堑谝淮卫次能霸凡渭臃且耪故净疃苄朔?,“这些看不见的传统文化就算落了地,生了根了。”
王卓专门从营口赶到沈阳,来看筱派评剧折子戏专场展演?!拔揖醯梅且呕疃钗业牡胤绞牵苋每床患拇澄幕涞每商?、可见、可感,长此以往骨血里就会生出文化基因来?!斌闩善谰绻壹洞腥梭憧⊥さ那状茏油跸?,谈到此次活动时说道:“评剧的振兴、传承和发展,依然需要这种常态活动的支持和助力?!?/p>
据了解,省文化遗产?;ぶ行囊恢痹诨平且糯罢故境」莸慕ㄉ韫ぷ?,自2018年6月开放文馨苑小剧场及其附属展示空间以来,已先后策划举办了多项主题性、体验式展示展演活动;同时每月推出两场惠民演出。现如今,文馨苑及其附属展示空间已经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日益发挥着辽沈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