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有效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

2018-07-23 11:23:36

字号
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任务。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用“精神上的‘钙’”、“金刚不坏之身”、“总开关”等词句,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青年学生时代,是确立理想信念的黄金时期,更是规划设计未来、把握成长方向的关键阶段。没有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教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因此,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树牢“大思政”教育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特殊重要性,把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认识提升到“大思政”教育高度,也为进一步推进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大思政”教育观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角度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布局。

(一)要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运行格局。强化育人主体,着力强化“大思政”理念,落实高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建立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一盘棋”、打好“组合拳”、形成“大合唱”,形成教育和育人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保证每一次教育都能落到实处。

(二)要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内容格局。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挖掘高校办学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各种方式蕴含的育人元素,并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在教育内容上,既把握理论学习,又注重校史校情文化传承、榜样教育感染、强化社会实践, 帮助青年学生做到知行的统一。在教育方式上,统筹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 搭建教育载体平台,使理想信念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更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作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青年群众基础的主阵地,高校必须担负起应有的政治责任,把青年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扎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需要。党的十九大, 绘制了我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主力军就是现阶段培养的这批青年学生。面对新时代的强国使命,高校要着力强化当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其认清所在的历史坐标,自觉把个人不懈奋斗融入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地在加强理想信念上做标杆,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体现新时代的新担当。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帮助新时代青年学生扬起生命的风帆。青年学生只有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开辟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新的航程,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成才。

三、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着力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统筹构建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课堂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因素,合力做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案例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将理想信念渗透到知识传授全过程,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充满“怦然心动”的“获得感”。专业课教学也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抓好理论学习这个根本,筑牢理想信念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影响力,是做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根本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当前要重点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国共产党97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俱进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激发青年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并自觉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三)抓好实践育人这个关键,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广泛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实习实践、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练就过硬本领。要积极把校园文化作为教育载体,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结合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愉悦身心的过程中增强对信念理想的理解与认同,有效实现文化活动的教化功能。

(四)抓好新媒体技术这个载体,守护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当代青年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被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做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前还要加强互联网教育载体建设,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联动与聚合传播,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互联网思想政治主平台,形成网上网下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合力,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过程中引领青年学生。要坚持典型引路,激发青年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青春篇章。

作者:徐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组织部,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N].人民日报,2018-07-03(01)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理想 中国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