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16:56:18
那天,当我接到他的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为什么接二连三的不幸总降临在他家?那夜,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遇到这样的事情他能挺住吗?他年幼的孩子怎能接受这样的打击?一年来,我像走亲戚一样经常去他家,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他们待我像亲人一样,然而……想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我必须得为他做点什么,帮他渡过难关。我在心里千百次的为他祈祷——挺住、挺住、挺住、一定要挺住。
回想去年三月,响应国家“万人帮万户”的扶贫政策,我被分到黑池镇南洼村,负责帮扶王德仓老人一家。记得我第一次到村上,先到村委会报了到,然后向村民打听,找到王大叔的家里。当时,大叔和他的儿媳妇在家,他已经80岁了,耳聋,身体佝偻的只有一个孩子那么高,我就和他的儿媳妇聊了起来。在聊天过程中我得知大叔家里一共有6口人,大叔的妻子由于常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这段时间被女儿接去照顾,儿子在邻村帮别人盖房,晚上才回来,两个孙子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儿媳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里给孩子和老人做做饭,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36岁的儿子肩上。了解了大叔家的详细情况后,我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家早日脱贫奔小康。
从此以后,每一个扶贫日我都会如期来到大叔家,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大叔的儿子王振平,儿媳刘小艳越来越熟悉,由于年龄相仿,我们在一起聊的也很多。我常给他们讲党的扶贫政策,鼓励他们要相信党和政府,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早日脱贫。为了早日脱贫,他们小两口的确也想尽办法,考虑妻子身体不好,父母亲年迈,孩子尚小,不能远出打工,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常推上三轮车走村串乡摆个小摊卖炸串、炸饼等小吃,补贴家用。看到夫妻俩忙碌辛劳的身影,我打心里感到欣慰。我想,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家一定会脱贫。
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去年一年之中,王大叔和老伴两位老人由于年事已高,相继离世,在他还没有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时,他的妻子刘晓艳在4月18日晚,又因突发脑溢血散手人寰,留下王振平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就在那天晚上,他拨通了我的电话,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我。
我心里清楚,由于这几年老人和媳妇一直患病,孩子还要上学,他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他妻子能顺利安葬吗?他能挺住吗?还有孩子?
4月19号一大早,我立刻和南洼村村委会以及两个孩子上学的马家庄九年制学校领导沟通,希望可以帮帮这个可怜的家庭,解他们燃眉之急。经过大家商议,都表示赞同。在我的提议下,大家决定为王振平家搞一次募捐活动,这个活动也得到了南洼村所有帮扶干部的响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4月20号早上募捐活动在南洼村村委会举行,听到募捐的消息,南洼村几乎所有帮扶干部,南洼小学的全体师生和村里的全体村干部、热心群众、慈善机构纷纷自发慷慨解囊,共捐款11000元,当天下午,这笔善款就送到了王振平的手上。当他颤巍巍地接过捐款,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他被大家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事后,他表示,一定会克服眼前的难关,重拾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勤劳致富,教育子女成人成才以后回报社会。
几天后,他带着那封感谢信来到学校,亲手交给我,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我轻声告诉他:“别难过,你的身后还有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扶贫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在帮扶助困的这条路上 ,我会继续前行,也希望我的帮扶户早日走出困境,迎来美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