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刘莉: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渭南实践

2018-03-26 17:05:18

字号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积极推进核心区建设,全省上下奋力追赶超越,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发挥科教与人文优势,陕西正在成为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一带一路”的经济和文化门户。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行动计划》,提出围绕加快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即着力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强化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积极推进核心区建设,全省上下奋力追赶超越,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发挥科教与人文优势,陕西正在成为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一带一路”的经济和文化门户。

3月19日,由国声智库、人民日报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暨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专家座谈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刘莉在会上介绍了在新时代下助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的渭南实践。

渭南处在承东启西的地理区位,自古就贸易通达,丝路货物从渭南起运,渭南是古丝绸之路起点的东大门,是通向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经济、贸易的大通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和关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提出,渭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渭南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副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这是渭南市委、市政府对渭南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提出的两个城市定位。

刘莉表示,渭南围绕这一定位,以建立友好城市联盟为抓手,以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为依托,以设立国际化合作平台为载体,努力与西安形成同力,共同助推“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的建设。

以宽领域、多层次的基层鲜活的实践为支撑,在城市层面上践行“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渭南以建立友好城市联盟为目标,发挥水滴效应,在全球布局培养友好城市,打造“渭南+”合作新格局。从2014年开始,渭南利用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平台,开展了以崛起新丝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国声智库的深度参与下,秉承邀约对话和合作的理念,2016年开展了“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对话会,2017年举办了“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合作发展大会,先后邀请了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匈牙利、哈萨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大会,规划了经贸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渭南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的9个国家1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的6个省8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更多的渭南元素。

打造城市发展特色品牌。渭南城市特色品牌得天独厚,优势卓绝。渭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享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之美誉。渭南历史名人辈出,是有名的“三圣故里”(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特别是以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更是在渭南这片大地上代代相传,熠熠生辉。渭南正在着力打造以华山、司马迁祠、仓颉庙为核心的人文品牌,以白水苹果、大荔瓜果、富平柿饼、韩城花椒为特色的农业品牌,以水盆羊肉、潼关肉夹馍为特色的美食品牌,以白水杜康和中垦乳业为特色的商品品牌,以3D打印和中国酵素城为特色的产业品牌,这些各具特色的产业品牌和产业优势让渭南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上找到了制高点,带动了高质量的城市增长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创新设立国际化合作交流平台。渭南在陕西率先成立了4个驻外经贸代表处——中亚、欧盟、东南亚、东非经贸代表处,建立了渭南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经济技术合作、贸易往来的渠道。渭南通过这四只有形的手,将合作的触角延伸到国外。目前渭南已经在经贸、文化、旅游、农业和健康医学等众多领域与“一带一路”国家达成了诸多合作共识,促成了中哈富平苹果友谊产业园、清真食品产业园、酵素小镇和东非海外仓等项目推进。驻外经贸代表处的设立,实现了“一带一路”合作从思想上的共识逐步推进为项目落地,合作交流实现了平台化、长期化和持续化,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讲好渭南故事,做好元首家乡外交。渭南在“一带一路”友好城市层面上积极讲述渭南故事,主动开展元首家乡外交,为民心相通、贸易畅通搭建桥梁。2017年先后邀请了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干达、新西兰政府协会以及奥地利记者协会等10批100余人次的高端访团来渭南考察访问,通过访问者的所见所闻,向世界展示了渭南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成就,以及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渭南形象。

渭南在论坛上收获了一批成果,将助力渭南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和城市发展。由国声智库、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发起的“一带一路”友好城市智库正式签约;渭南市外事办和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签约了“一带一路”友好城市国际人才战略合作;“我眼中的China走进渭南”大型外宣项目正式启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和国声智库签约《丝路渭南——丝绸之路与渭南商人研究》图书项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渭南 核心区 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