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1:11:59
上图: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育贤村小学的孩子们参加运动会。
郭建华摄
右上图:湖南省宜章县职业技术学校2016级学生在上计算机课。
宜 轩摄
右下图:贵州省惠水县某山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用餐。
惠水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制图:蔡华伟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脱贫攻坚,教育一马当先;扶贫精准发力,教育政策要更细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对幼婴、儿童、少年等不同年龄段贫困人群的教育支持政策,需适应人的发展规律,突出阶段性重点,在营养补充、心理干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综合施策,让“教育扶贫”贯穿教育全程。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扶贫一揽子计划,把教育扶贫手段和其他扶贫政策有机结合,发挥更大效用。
伴随脱贫攻坚的号角声,很多地方在教育扶贫方面蹚出了新路子。今年两会前夕,本报记者深入其中一些地区进行了探访。
——编 者
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育贤村支书周顺根——
办好教育也是扶贫
本报记者 任江华
走进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育贤村小学,一栋漂亮大气的三层教学楼映入记者眼帘,操场上是红白相间的标准塑胶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教学楼内教室、阅览室窗明几净,设施完备。
育贤村原来有两个村小学,在县里整合教学资源时,被改成教学点。办学年级不全,学生人数少,校舍破旧不堪、教学质量不高,村民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镇上乃至县城小学去上学。一个小孩在镇上或县城读书,房租费需要近5000元,算上大人陪读,一年下来一个家庭花费近2万元。
“如果能就近入学,就能省下这笔开支。办好村小学也是一种扶贫?!?012年走马上任的育贤村支书周顺根当时想,建一所新学校迫在眉睫。
村小2014年动工开建,周顺根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向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士争取捐款,没花村民一分钱。
新校建成后,增加老师,提高师资素质,成了急茬。周顺根多次前往县教体局,请求增加教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县教体局一次性分配了5名年轻教师到育贤村小。
说起村小的变化,校长欧阳斌止不住内心的喜悦,掰起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4年,在育贤村老校区,3个年级,3名老师,39名学生。到2017年,在校学生增加到220名。不仅本村孩子纷纷返回村小,周边村的孩子也慕名而至。
73岁的袁秋苟,大孙子读六年级,小孙子读二年级。以前,大孙子每天到镇中心小学上学,有10公里路程,冬季天寒地冻,老人天天揪着心。如今孩子回村读书,袁秋苟放心多了。
“育贤小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老师教学水平,都不比城里的差。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放心!”邻村村民郭燕平说。
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一年内,该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前茅,各年级统考科目多学科次获全镇第一,成为吉水县乡村教育的一个标杆。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老师宿舍有些紧张。该校计划投资125万元,新建一栋综合楼,其中基建计划70余万元,绿化、亮化、美化,加上附属设施计划50余万元。
当记者到达育贤村小学,期末考试结束后在家休息的学生们闻讯而至。五年级孙悦同学闪着明亮的眼睛说:“长大了,我要赚好多钱,把我们家乡建设得更好!”
“办好教育,也是扶贫?!敝芩掣?,未来,育贤小学还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让教育扶贫之路在乡村走得更远。
记者感言
“落在实处”最可贵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