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3 10:37:07
“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一瓶滴眼液,就能治好白内障?近日,莎普爱思因其涉嫌夸大治疗功效遭到医疗界与消费者质疑。
不少眼科医生在媒体上发声,表示莎普爱思并不能治好白内障,不仅莎普爱思不能,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有效预防或治疗白内障。莎普爱思随后发布公告称,滴眼液中的成分——0.5%苄达赖氨酸对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发展及改善或维持视力有一定的作用,内容符合《广告法》。
医学上的各执一词并不为老百姓所知,因为看了广告,老人们相信,这是一款能治愈白内障的“神药”:从此不用承受做手术的恐惧,不用辗转到医院排队就诊,不用额外花钱看病就医,不用打扰忙碌的子女……于是,小病拖成大病,不得不到医院时,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是什么让老人如此笃定,一门心思靠眼药水,放弃其他手段,最终贻误病情?是广告。
实际上,近年来老年人宁可盲信保健品也不信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老人花重金购买成本低廉,毫无治疗功效的保健食品,希望它能治好顽疾。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是老年人的最大诉求,许多商家也就投其所好,将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医疗器械等产品包装成各种“神器”,不惜下血本发布“深入人心”的广告,配上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攻破老年人的心理防线。其中不乏有商家不惜踩红线,破底线,进行夸大治疗功效、保证治愈的虚假宣传。
为什么商家说啥,老人就信啥?反过来想,他们能信谁呢?身边有谁能一个电话就随时告诉他们,哪些药“作用有限”,哪些药“疗效确切”;吃什么是对症治疗,买什么是上当受骗?大医院里的医生显然分身乏术,他们要在手术室抢救危重病人,要在诊室为大量患者接诊,无法成为老人身边的“健康指导员”。到互联网医疗平台,向线上医生咨询?技术门槛太高。
咨询渠道的缺乏,权威角色的缺失,使部分商家钻了空子。老人无人可问,无人可信时,自然就会相信偏方,相信广告,相信电视上的明星代言人……
实际上,“健康指导员”的角色并不是无人可担。一些基层医生就生活在百姓身边,已经默默担起了这个角色。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正在稳步推进,为居民提供定期体检、问诊咨询、预约转诊等服务。设想一下,如果每位老人的身边都有一位熟悉的“健康守门人”,当他患上白内障时,会有人安抚他不必恐慌,“这是常见的老年病,只要寿命够长,几乎100%都会得上”;当他想寻求治疗手段时,会有人告诉他不必担心,“手术治疗白内障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当他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后,会有人立刻帮他预约医院,安排就诊;当他做完手术回到家中,会有人监督他按照医嘱进行恢复……这些基层医生以其专业知识指导老人选择正规科学的途径治疗,尤其当虚假广告等风险信息出现时,能够及时筑起一道“防火墙”,将隐患拦截在外。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目标,要在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不过,我国全科医生人才目前还很匮乏,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多下功夫。而在广大农村,许多乡村医生待遇微薄,生活艰苦,如何留住人才,使其持久服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子女的关怀也不可缺失,别再让一些商家以“亲情营销”钻空子,一边热络地喊着“爸爸”“妈妈”,一边把保健品当成神药推销出去。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