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3 12:35:15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电影、电视剧、图书出版物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日渐浮出水面——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的翻译水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文化“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文化产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被接受和受欢迎的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提高文化产品的翻译水平,也是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被ǖ缬肮咀懿媒嗝??;ǖ缬肮臼瞧裎构谖ㄒ灰患易糯邮轮泄缬昂M馔椒⑿幸滴竦墓?。自2011年公司成立以来,蒋燕鸣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影片译制工作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北美地区上映并产生票房收入的近200部华语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依然是2000年上映的《卧虎藏龙》,该片也是北美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外语片?!霸诒泵郎嫌车闹泄捌狈孔詈贸杉ú坏?0万美元,绝大部分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中国电影要更好地打开海外市场,必须提高译制水平,这不仅要完成准确的字面翻译,更要在翻译的过程中,用海外观众喜爱和习惯的方式,让他们走近和了解电影背后的中国文化?!苯嗝?。
什么样的翻译才称得上好的翻译?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好的译文一定要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电影译制工作者贾秀琰认为,对于电影翻译来说,所谓行文流畅,就是翻译后的电影对白让观众觉得自然、流畅、生活化,避免出现让人感到疏离的艰深用语;用字丰富,就是要用丰富的词汇来表达一句话,以传达出影片背后社会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简单的对话中传递尽量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信息;色彩变化,就是人物的对白要根据角色有一定变化,恰当地处理好照字直译与换词巧译的关系,尽量做到神形兼备。
“在过去10年的翻译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个规律,翻译时首先要做到的是让观众在对话中听明白人物到底在谈论什么,这看起来容易,但一旦人物对话背后嵌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或者较为复杂的逻辑和情境,就往往很难用简单的话表达出人物本身表达的意思,从而给观众的理解带来困难?!奔中沌担庖彩堑鼻爸泄幕吩凇爸幸胪狻钡墓讨谐3T庥龅睦Ь?。
影评人周黎明认为,文化产品的翻译还须重视对作品所反映时代特色的尊重和对创作者艺术个性的尊重?!熬倮此担颐欠胍徊糠从秤⒐嗬鞘贝淖髌?,其中的语言一定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反过来,当我们翻译一部以清朝或唐朝为时代背景的作品时,人物语言也一定有清朝或唐朝的不同特色。”
他还指出,每个创作者都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就华语电影导演而言,李安电影与冯小刚电影就风格迥异,翻译工作如果把作品台词都译得很平庸,就给艺术作品减了分,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译心与译技,对于译制者来说缺一不可。团队合作、艺术修养、真诚热爱,是译制者必备的三种品格?!奔中沌?,“傅雷先生曾经要求译者,拿到任何一个文本都要本着名著名译的精神去做,对于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来说,这种精品意识尤其珍贵。只有具备了精品意识,翻译工作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得更远,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