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15:12:29
8月的尼罗河畔,夜晚微风阵阵。数十名当地学者聚集在开罗大图书馆外的小广场上,聆听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讲师、汉学家哈赛宁和他的团队介绍他们刚刚翻译和出版发行的“阅读中国”系列阿文版图书。听众中既有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资深学者,也有对中国怀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他们告诉记者,“中国经验”已经成为埃及学界研究的热点,新书的出版为埃及学者研究中国打开了又一扇窗。
“这是埃及第一次举办中国研究书籍的发行式?!惫员颈钦咚?,翻译这批书籍的初衷是向当地读者介绍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学的发展现状?!霸亩林泄毕盗型际槿坑芍形闹苯右氤砂⒗?,为阿拉伯国家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版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西部地区发展》《中国海外投资促进体系研究》等6本书籍涉及中国西部与农村发展、海外投资体系、对外关系、当代文学等多个领域,为埃及民众准确了解中国社会状况与发展经验提供了更加客观、丰富及全面的视角,吸引了不少埃及学者的关注。
“我访问过中国西部,虽然那里有些地方地处沙漠的边缘,但是城市的绿化水平之高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卑蛳哪匪勾笱в镅匝г涸撼つ履人?,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并没有被边缘化;埃及南部地区和中国西部自然条件相似,中国的经验值得学习,“目前,埃及政府在南部地区划定了工业发展区,大力招商引资,《西部地区发展》一书能够提供很多借鉴”。
“对我而言,翻译的过程事实上也是研究的过程?!薄吨泄M馔蹲蚀俳逑笛芯俊返那嗄暌胝吖状锒约钦咚?。她为这本书增加了一个响亮的标题:巨龙翱翔?!爸泄⒅毓诤凸馐谐〉钠胶?,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在当今世界,处处都有中国人奋斗的身影?!惫状锾寡裕饲八饕邮挛难Х?,但她非常庆幸自己能加入这个翻译团队,“从此我又多了一个了解中国的视角”。
“翻译作为推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手段,在中埃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正是凭借多年来埃及中文译者的笔耕不辍、辛勤努力,一批批凝聚华夏文化精华、反映中国当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方能在埃及落地生根?!敝泄ぐ<按笫构菸幕卧?、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说。
石岳文表示,未来中埃双方将在充分利用双边资源与平台优势基础上加强合作,致力于为阿拉伯世界推介更多中国优秀作品,培养更多青年翻译人才,为中埃关系良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