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14:52:39
文化是个很大的题目,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难怪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span>
在笔者看来,文化背后隐藏着十个“密码”,如果一一破解分析,对认识文化大有助益。
文化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社会界是有规律的。有句话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有天文、人文之分。把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等事物搞清楚弄明白,将其规律予以揭示,叫天文。人文则是研究人类自身、自我。所以,文化是对天、地、人、事的理解把握,是对规律的认识。
文化是符号、标识。古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是由“文”与“化”复合而成。《易经》中说“物相杂,故曰文”,“文”等于纹,也就是纹理、纹路,代表“复杂”“纷繁”之意。把复杂、纷繁的“文”,用一种方式、符号抽离出来、区别开来,就形成了文字、图画。文字、符号的出现代表文明的进步。有了文字、符号,就有交流的基础,就更容易沟通。所以,文化就是一种载体,能够促进交流和沟通。而人类的伟大,就在于发明了文化、创造了文明。
文化是人的创造、创意。文化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是由人创造的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切总和。凡是那些能够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都难以泯灭的,稳定、深层的存在,就是文化。人是文化的承载者,人也是文化的推动者。一方面,文化成就人,反过来,人也在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的最高体现。
文化是学识、素质。一般来说,文化是指知识、学问、修养?!拔幕币淮适怯搿拔涔Α薄拔淞Α毕喽缘母拍?指的是要以文德教化于天下。知识、学问,不是指文凭,文凭只是基础、“敲门砖”。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决定有什么样的文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文化建设应该放在素质提升这个基点上。
文化是民族精神、内在魂魄。文化不仅应该是看得到的东西,还有看不见的、内在的魂。有形的外在物质存续短暂,内在的精气神才是最重要的、永不磨灭的魂。缺乏精神、灵魂、价值、信仰,文化建设是搞不好的。
文化是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文化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如公平、正义、善良、良知、仁慈、爱,如果没有主旋律、正能量,没有高扬的旗帜,就不叫文化。文化是把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挖掘出来。凡是能够打动内心,给人以真善美感受的存在,就是文化。
文化有价值追求。文化的真正价值是“使人变得有人性”,厌恶一切肮脏、卑鄙、虚伪、粗俗,追求真实、善良、美好、高尚。
文化是记忆和传承。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所以留恋故土。文化就是寻找一种久违的记忆,就是遇见自己,不断唤起儿时的梦想。文化虽然遁形无影,但却是人的灵魂、家园、根基。一个人没有记忆和传承,就没有灵魂、没有根、没有文化。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文化,那就丧失了灵魂,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钢筋水泥。
文化是技巧、气息。和有些人交往,过后的印象是一片空白,而有的人只接触一次,就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就是因为,文化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身处的立场、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和整个人的气质气息上,体现在一个生命个体的“气血与骨髓”上,这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信念和气息。
文化是尊重、认同。确切地说,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思想理念、信仰崇拜、道德规范、信息符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和力量就在于认同,认同度越高,凝聚力就越强,文化的生命力和作用就越强大。文化是一个暗藏在每个人心里的DNA,它像一个密码,有关共同的过往、思维、经历、记忆。
文化是层次、结构。人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三种文化。一是征服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二是征服他人或者说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创造了社群文化或伦理文化,也称制度文化;三是克服感情、心理的种种困难与挫折、痛苦与迷茫,创造了精神文化。
文化有结构、层次,是递进的,外面是物质文化,中间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最核心是精神文化。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外显部分,是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浅层和表面,它通过外在的象征符号获得并传递,代表了人类的某种成果或成就,非常具体实在。这个层面的文化变化大、传播快,但引起的振动小,所产生的影响也??;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把物质层面的东西组织起来,使之条理化、规范化,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制度和规定,它的作用是形成合理有效的秩序、法度;而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文化的内隐部分、核心部分,所指的就是思想体系、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精神层面的文化振幅极大,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恒定,而且极不容易变化,变起来最为缓慢,也非常令人痛苦。
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精神文化是全面而长远的,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关键、重点,也是难点。精神文化是文化的基石、精髓和灵魂,搞文化不能停留在表层的物质文化上,关键是从精神方面去做,要把“魂”做出来,把内在的东西挖出来。
总之,我们既要反对文化建设庸俗化,只重视外在的设施建设而忽视内在的精神培养,也要反对精神建设的抽象化、故弄玄虚,空谈理念、价值。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