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11:02:24
《辞?!分昂!蔽街昂D砂俅ā保蟛客贰⒑裰厥呛芏喽琳叨浴洞呛!返挠∠蟆!?0后”作家石康曾回忆,“家里有一‘红皮儿’《辞?!?,少年时有段时间每天看,晚上睡觉都不舍得放下,书很厚,让我臂力提升很快?!痹凇洞呛!坊∩媳嘧攵傻摹洞蟠呛!诽畈沽宋夜卮笮妥酆闲源堑淇瞻?,38卷42册去年底出齐,更是蔚为可观。昨天举行的《大辞?!烦霭骠摺洞呛!烦霭?0周年座谈会上,每位与会者都收到了一册薄薄的“大辞海在线数据库操作说明书”,附有一张用户磁卡——5000余万字的 《大辞海》 已全部纳入在线数据库,该数据库测试版昨天正式上线投入试用。
“辞海精神”始终未变
从厚厚的纸质版到无远弗届的网络世界,《辞海》的形态在变、衍生产品越来越多,不变的是一丝不苟的“辞海精神”所铸就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洞呛!烦N窀敝鞅喑卜遄蛱旖邮芗钦卟煞檬北硎荆骸八淙豢缛胄畔⒒贝?,知识通过网络大量传播,但网上对词条的解释在准确性上难以把控。十年一编的《辞海》或许在累计数量和更新速度上稍嫌不够,但其准确性和权威性是无可比拟的。它是人民群众手边最值得信赖的工具书?!?/span>
《辞海》《大辞?!纷髡叨游榛慵谝涣餮д?,各分科主编做了一辈子学问,编了一辈子《辞?!?,不敢对一个词条有丝毫马虎,每一个词条都精打细磨、千锤百炼?!洞呛!肥臀氖翘厥獾模荒苡幸槁?,不能有水分。每个词都反复推敲,每句话都是一个知识面或一个概念,整个释文是高度浓缩的干货。主编们算过,《辞海》全书约12万条词目,如果一条多10个字,就要增加120万字。因此,分科主编的审稿就成了咬文嚼字的“吝啬鬼”。他们常把复词变为同义的单词,如把“所以”简成“故”,“称之”简为“谓”。有人说,“辞海体”的释文“准确如法律用语,简练如电报用语”。
在担任《大辞?!沸畔⒖蒲Х挚浦鞅嗟纳虾=煌ù笱г毙3な⒒漓强蠢矗⑶坑辛Φ淖髡叨游椤⒖蒲у嘌〈誓?、精心撰写释文是保证辞典质量的三大环节,参与编写的作者都是多年来在计算机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学的专家,他们外语熟练,能充分跟踪、了解和掌握国际上最近、最前沿、最活跃的研究动态,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和交流能力,能把深奥的科学概念、术语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大家在初步选定2800多个条目后,删去过专过细、不成词、不成熟、不符合词典要求的词目,确定多学科交叉的词目的定位,既要包括该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要反映当今最前沿、最活跃的研究成果”。如何用精简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概念和理论表达清楚,则是又一难点,作者们抱着共同信念,几易其稿,终于完成了最后呈现的样貌。
网络版有声有色有形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高韵斐介绍,38卷的纸质版是《大辞?!废钅康谝黄诔晒?,并同时初步建立了数据库;第二期出版的“汇编本”,收录25万个条目,约5000万字,30000幅图片,并在第一期成果基础上进行适当修订;第三期则在第一期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推出电子版和网络版。编纂过程中,考虑到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现状,第三期部分工作提前到第一期,将原数据库开发为在线数据库。之后的数据库二期工程还可能加入视频、音频、增强现实技术等内容。正在建设筹备的网络版,将在纸质版原有释文基础上,结合音频、图像、视频、动画甚至三维模型等,构建起有声、有色、有形的立体百科,突破传统纸质版仅能阅读文字和少量图片的局限,带给读者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河海大学校长、《大辞?!匪Э品挚浦鞅嘈旎栽谧富嵘衔按呛!毕盗胁诽岢隽礁鼋ㄒ?,“一是未来规划出版各类辞书时,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出版网络版,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免费提供给读者查阅;二是缩短修订再版周期,尤其是网络版应尽量缩短更新周期。”据悉,这两条建议未来都将逐步实现?!洞蟠呛!肥只?,将尝试社会化网络编纂,保持实时更新,及时改错纠错、增补新词条、完善新义项等,与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的方式类似。但与后者不同的是,辞海平台结合专家编纂的权威性、大众参与的开放性、现代网络的多样性,依然有专家编辑的三审制,修订内容必须由专家和出版社编辑层层审核后才发布。思想性与知识性结合,科学性与通俗性辉映,力求准确性与权威性,“辞?!逼放凭驼庋こ梢豢贸G嗖翁齑笫?。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