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10:10:15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走过忙碌的2016年,在迎接2017年的脚步中,返乡创业也成为众多在外游子反复思考和讨论的话题。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鼓励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在大城市学习到的经验,回到自己的家乡,结合地方优势,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拓展渠道鼓励返乡
“前年回家过年,无意中了解到政府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些扶持政策,当时我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惫笾菔〈蠓较鼗颇嗵琳虻幕坪>?013年8月回乡创办了翔盛威电子厂,并于2014年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年利润140万元。
近年来,大方县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鼓励和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大方县县委书记张瀚时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为了让在外打工的城乡居民能在家门口工作,同时又能照顾家庭,大方县依托交通、区位、资源优势,按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建设‘一区三园’,吸引了大量城乡居民就地就近就业?!?/span>
在凤山、星宿、六龙、文阁和黄泥塘5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创业农民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建设创业基地,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服务。以黄泥塘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例,园区入驻百里花食品、恒宇食品、名门珍雅家纺、黔梦床垫、翔盛威电子等12家企业,年产值可达1亿元,安置就业318人,解决了200多个家庭的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问题。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大方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电工、电焊工、宾馆服务员、中药材种植栽培、缝纫工等技能培训,同时,建立网格化就业服务模式,实现企业用工与人员求职无缝衔接。在网格化就业服务体系支撑下,坚持就业登记与岗位统计相结合的援助模式,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将人力资源市场搬到家门口,方便农民工在家就业。
大方县在加大“一区三园”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同时,还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力发展微型企业。
根据个人筹资10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银行贷款15万元,营业后返还15万元的“3个15万元”工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对符合相应规定的新设微型企业均纳入此项扶持范围,重点扶持从业人员7人以上,创业者投资金额(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扶持产业方面,重点扶持农副产品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全县从2012年起每年扶持0.23万户微型企业,吸纳城乡居民就业0.12万人以上;计划3年内扶持0.68万户,吸纳城乡居民就业近0.34万人。
“不管在建设园区的过程中,还是园区建好、企业入驻后,大方县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都选择了回乡就业,工资和外面差不多,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大方县经济开发区一位负责人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在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52家,带动当地居民就业875人,解决了400个家庭留守化、空巢化的问题。
创新举措保障权益
为有效解决农民工找工作难、工资被拖欠、劳动条件差、个体维权力量薄弱等问题,大方县创建“农民工之家”, 开辟农民工之家维权热线,创建新机制,谋划新举措,确保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不单打独斗、少走弯路。
“农民工之家”为农民工创业积极出谋划策,通过免费的微企培训,提升农民工创业技能;为农民培训家禽饲养实用技术;发放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农民工在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合格后,且符合金融部门贷款条件,可以优先获得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
“农民工之家”不断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强化专项整治,撑起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ど ?。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