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忆北大红楼 “饱食终日”闹学潮

2016-12-16 15:31:04

字号
北大红楼,一直被看作是红色的起点。全楼以红砖红瓦建成,楼面呈工字型,砖木结构,故称红楼。这里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无疾而终的文人韵事。

北大红楼,一直被看作是红色的起点。全楼以红砖红瓦建成,楼面呈工字型,砖木结构,故称红楼。这里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无疾而终的文人韵事。蔡元培在此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男女生同??分群印1贝笱ё铀渥猿啊氨ナ持杖?,无所用心”,却酝酿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学潮——“五四”运动。

和北大红楼的结构、色调十分相像的,还有建于1908年的北京印钞厂,都是红砖以及东西走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也是红楼。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流行这种设计风格?还是与赤色革命暗和?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别有用心,现在无从考究。

走近细看,北大红楼楼体表面是红色和灰色的砖相间铺就而成。走到楼的后面,已经成为了办公人员停车的地方,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秦素银告诉记者,冯小刚剧组还在一层东北角处取景拍摄过《手机》。

1481849246282.jpg

冯小刚剧组还在北大红楼一层东北角处取景拍摄过《手机》。

进口的可不一定就金贵

北大红楼是融合了中西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连地下室共五层,原本是要用来学生宿舍,建成后就成为北大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1920年时为北大一院。

上面有四层,再加上有个半地下室,楼高20米,东西长100米,“当时红楼在北京是个庞大的建筑,而且还有电话和暖气。”听上去也是相当高级了。地下一层为印刷厂,《新潮》等进步刊物就在此印制,还有个游戏房,谁说名校师生就是书呆子,人家也讲究劳逸结合。

当时很多东西在中国都没有生产,房顶上面的瓦都有外文标识已证实是进口的。研究生一毕业就进馆做研究工作的秦素银说,我刚进馆的时候对这个楼有研究项目,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来这里考察时提到,也不是从国外进口的东西就贵。民国时期经常有国外的商船往中国运货,运输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分量的东西压船底,像红楼的瓦就是这样进入中国的。

1481849272375.jpg

1920年8月,时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图为学生大教室。

邓春兰的信为女生敲开北大的门

北京大学1918年编辑的《北大文科一览》上标有红楼各层平面图,显示当时卫生间与现在位置是一致的,在最开始建成的时候,男卫生间旁边还有浴室?!暗笔北贝笱;垢淘狈⒚怼⒎试?、卫生纸等消耗品?!?/span>

当时还没有男女同校。1919年5月,甘肃女学生邓春兰写信给蔡元培,要求北大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读。时值蔡元培辞职离京,她的要求一时未能实现,但这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9月,蔡元培返京复职后,便明确表示同意女生入学。1920年2月,一直很想到北大读书的北京大学学生王昆仑的姐姐、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王兰,找到当时任北大代理教务长的陶孟和请求入学,陶孟和欣然应允她入哲学系旁听,于是王兰成为北大第一个女学生。

之后邓春兰也如愿进入北大。到1920年年底,预科及本科各系女生已达到18人。

北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给男女生同校的高等学府?!捌涫?,当时北大并没有限定不让女生来北大读书,只是大家想当然,是邓春兰的信为女生们敲开了北大的门?!?/span>

1481849313591.jpg

1918年8月,为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由长沙来到北京,后在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手下做助理员工作,管理十五种中外文报纸,每月领取薪金八元。图为第二阅览室。

新潮思想来自“办公室沙龙”

1917年底,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在其影响下,一时间红楼成为新思想运动的中心。

李大钊的办公室在红楼一层东北角,他给人的印象平易近人,经常吸引众多进步学生出入他的办公室,与他畅谈社会问题,他的办公室虽然“偏安一隅”,却也热闹。大家一起进行思想辩论,不大的房间充满浓厚的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空气,这可能就是“办公室沙龙”。

大家戏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将李大钊图书馆主任室唤作“饱无堂”。每当图书馆购置新书,李大钊就与大家先睹为快。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是“饱无堂”的常客。他们在这里酝酿文学革命,抨击旧思想和社会制度,促成了新潮社的成立。

在五四时期蜂起的各种文化社团中,新潮社算得上是创办较早的一家,也是很有影响的一家。它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与师长们的《新青年》同声相应,互成犄角之势。

与徐芳同班同学的张中行先生,在《流年碎影》中零星回忆:“徐身材中等以上,白净,有点风流成分。”图为徐芳。

胡适背不起的“相思债”

北大红楼有过师生恋?!

诗人徐芳,这个当年热恋胡适的才女,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京的几个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的《文学副刊》上常有她的诗,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的胡适也很欣赏她,一时声名鹊起。

在上过胡适的课后,她便开始暗恋胡适,写了不少情书,如《情人小赞》:“怎叫我不对他钟情!你看,他那长硕的脸上,有一对会笑的眼睛。他说话,有你意想不到的好听?!?/span>

1935年徐芳毕业后留校做事,她帮助处理和校对文稿,其中包括胡适的文稿。这期间,徐芳对胡适由暗恋转为追求,经常以情诗过招,胡适也禁不住“和”了起来。

次年3月,徐芳为胡适写了一首诗《无题》:“她要一首美丽的情歌,那歌是从他心里写出,可以给他永久吟哦。他不给她感到无限寂寞。她说:明儿我唱一首歌给你,你和也不和?”同年5月,胡适以一首《扔了?》相唱和:“烦恼竟难逃,——还是爱他不爱?两鬓疏疏白发,担不了相思新债。低声下气去求他,求他扔了我。他说,我唱我的歌,管你和也不和!”这首诗,把胡适的心曲诉说得明白,他很为他背不起的“相思新债”而烦恼。

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胡适的恋情大多是由于女方或出于仰慕,或倾心其魅力而主动亲近。久之,胡适也免不了产生相应的感情。胡适1937年9月出国之后,便下决心结束了与徐芳的恋情。1949年徐芳去了台湾,安于相夫教子,远离文学圈,天涯相隔,她的名字渐渐从中国新诗的天空淡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北大思想“兼容并包”的生发,一群朝气蓬勃的师生如夏花之绚烂,才有红楼至今不退色。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