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冯军权:“新戏剧”的春天来了!

2016-11-14 22:21:49

字号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2016年10月15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正式开幕。本届艺术节以“中国梦”为主题,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承办宗旨,给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真正迎来了戏剧万紫千红的春天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2016年10月15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正式开幕。本届艺术节以“中国梦”为主题,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承办宗旨,给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真正迎来了戏剧万紫千红的春天。

同日,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人潮涌动,群星荟萃,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演艺产品博览交易会开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文化单位,专业演出团体,借助第十一届艺术节在陕西举办的契机,通过成果展示、剧目展演、项目推介、产品交易等形式,集中展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其中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作为陕西省近年创作的优秀剧目被推荐展示。

通过为期三天的展演、观摩、交流活动,深刻感受到党的十八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下,创作出如此之多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话剧、舞剧、歌剧等均是重点宣传和优先推荐项目。在各省市、各大演出团体的表演的节目中,尤以戏剧表演最为活跃。

 重庆市话剧团重点推荐话剧《朝天门》,该剧以朝天门这个重庆市民心目中最富历史感的地标建筑命名,以写实手法展现朝天门的兴衰与沉浮,以陆家人的命运和情感纠葛为主线索,勾勒重庆人质朴、善良、豪爽和有担当的优秀品质和家国情怀。

青岛市歌舞剧院推荐舞剧《红高粱》,是青岛演出史上花重资打造的一部大戏,表现的就是山东人昂扬向上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红高粱》是高密的,更是山东的。我们西安外事学院艺术学院在2015年排演的舞蹈《高粱情》,其中学生演员大都来自山东。排练期间,我曾询问过学生的感受,他们的回答大意一致,红高粱是山东的符号,只有他们才能演出原汁烟味的高粱味。当然,他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舞蹈《高粱情》已经成为影视艺术学院的经典之作。

 江苏省淮剧团推选淮剧《小镇》、《祥林嫂》;上海原创泸剧《邓世昌》、历史话剧《大清相国》;河北话剧院的《日出而作》;山西新编大型晋剧《红高粱》等等,都是具有当代特色的优秀戏剧。

要说戏剧的春天来了,就不得不说我们西北人耳熟能详的剧种之一——秦腔,秦腔不仅仅是陕西的,更是西北的。甘肃天水便是秦腔的发源地,秦腔代表西北,秦腔更是西北戏剧的代名词。

近年来,西北各省市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尤其重视对秦腔剧本的创作,西安易俗社创作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就是一部颇具现实意义的优秀剧本,该剧采用散点式艺术结构,形象艺术地塑造了易俗社百年历程的兴衰变迁。

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是本次参展的唯一非专业院团,由专业演员、专业老师和表演专业学生构成,该剧自排演以来,已经先后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剧院、西安人民剧院、北京保利剧院、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天津大礼堂、江苏紫金大剧院、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礼堂进行巡演。接下来还将在四川、山西、海南等省剧院演出。学院版话剧《白鹿原》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主要归结于西安外事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师生上下齐心,已经形成了当代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鱼化龙”大学精神。排演话剧《白鹿原》,就是要用文化艺术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无论是从参展省市的重视程度方面看,还是从剧本的价值体现方面看,展会上的各种艺术形式,无不体现着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烙印。学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就是学校重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体现,从研讨到剧本创作,也是学校展示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最具时代烙印的一部活标本,更是此次文化艺术节这座百花园中一朵最美的奇葩。

该剧本品味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创造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学院版《白鹿原》记录了真实的生活。

讲好故事才能演好戏剧。一部好的戏剧,首先得讲好故事,故事情结是戏剧命脉的载体。西安外事学院艺术学院创造了《白鹿原》这部五十万字的小说通过话剧的形式在两小时内生动展现白鹿原上乃至整个农村无十年的风云变幻的神话。编剧通过一幅幅历史画卷,把一些场景用讲故事的形式一笔带过,达到无缝衔接,使整个故事情结完整,人物形象生动、主题突出。

人物塑造堪称完美。原著《白鹿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白嘉轩、田小娥、鹿子霖、朱先生、鹿三、黑娃、鹿兆鹏、鹿兆海、白孝文、白孝武等?;熬纭栋茁乖返拇醋髦?,以上人物缺一不可,但如何围绕主线演绎这部经典家族秘史,编剧很巧妙的解决了此问题,我们是一所大学,我们排演的是学院版话剧,原著核心人物之一田小娥,在话剧中看似不是主要角色,但编剧用区区几个片段把田小娥与命运抗争,始终争取做个名正言顺的农家媳妇的愿望展示的淋漓尽致,将小资情调一笔带过,显示其创作者的果敢和睿智。通过人物之间的转换,把白嘉轩塑造成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形象,切合当下,堪称完美。

陕西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大省,文化人才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潜力无穷。西安外事学院积极挖掘陕西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陕西精品之作,话剧《白鹿原》的成功,是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巨大尝试。

20161114677019.jpg

冯军权,笔名向山槐,男,汉族,甘肃甘谷人。著名青年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陕西(作协)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西安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乡愁诗人”。现任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文艺文学理论研究,深入基层挖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乡愁和情感寄托,先后创作了《回冯山》、《分家》、《棋局》、《冯山的葬礼》、《记忆中的煤油灯盏》等一批诗歌、散文和微小说,其作品被《延河》、《青年作家》等杂志刊登;中央党校干部学习网、中国新闻资讯网、中国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西部传媒网、大秦网、西安新闻网等媒体转载。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军权 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