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高校体测乱象,究竟“病”在哪儿?

2016-10-13 10:34:11

字号
近日,天津一所高校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要求学生签订学校免责协议书,引起学生的不满,这则“学生体质测试要签‘生死状’”的新闻也在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近日,天津一所高校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要求学生签订学校免责协议书,引起学生的不满,这则“学生体质测试要签‘生死状’”的新闻也在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一项旨在唤起学生运动热情的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却严重走样,把学生体质测试视为是高危行为只是其一,更为严重的还有学生体质测试过程中的弄虚作假。

尽管高校体测签“生死状”与“代测”现象,引发了不少质疑。不过,大学生的体质测试,还真是让高校操碎了心。既要完成锻炼体测的任务指标,又要避免可能的运动猝死风险,虽然后者的发生概率极低,但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如何面对学生家庭,责任与风险如何担当,的确也是高校难以承受之重。既然如此,高校要求学生签“生死状”的做法固然欠妥,但单方面的指责大学,同样并不公平。这背后所暴露出的大学体测责任与风险担当的不对等,显然不应被忽视。

至于说高校体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的代测现象,自然也不能怪在高校头上。面对“代测”凶猛,不少高校也已使出浑身解数。曾有高校为了遏制代测,甚至用上了“刷脸APP”的高科技,但却同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高校体测究竟该怎么测,还真是让高校相当为难。

事实上,大学生其实都已成年,连专业学习这事儿,大学都已不再过多的监督与干预,而更多需要依靠大学生的自觉与自律,那么,非要在体育锻炼这事儿上,让大学关照得事无巨细,担当“家长”的责任,不仅强人所难,更是一种角色错乱。而按理来说,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实早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能也本不该到了大学才去达标测试,假如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们都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又何至于进了大学,连体测的风险都难以承受,甚至弄虚作假呢?

某种程度上,啥事儿都“从娃娃抓起”,唯有体育是个例外,才是当下教育生态的真实写照。尽管各地都在强调并出台政策来保证体育课,但锻炼严重不足,体能体质未能得到重视和发展,仍是中小学生的普遍现状。相比国内体育基础教育的边缘化,欧美国家从学校到家庭对于体育都相当重视,除了体育课,孩子更要参加各种课余的体育赛季,即便是大雨倾盆的周末,绿茵场上也都是奔跑竞技的男孩女孩,而同样的时间,国内的孩子恐怕都在各种补习班里坐着。娃娃时欠下的债,指望到了大学一下子偿清,当然不切实际。于是,当本该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具备良好体能的大学时代,国内大学生却对体测如临大敌,恐怕才是高校体测遭遇“生死状”与“代测”乱象的真正根源。

基于此,“签生死状”也好,代测现象也罢,就算是哈佛、斯坦福遇上这事儿,恐怕也很难更加英明神武。而高校体测乱象的根源,与其说是高校不负责任,毋宁说是当前教育生态下体育遭遇挤压的集中反映与爆发。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