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7 15:57:21
援外培训的各国学员在参观种植繁育基地
中哈创新园收割小麦
“阁下,您好!如果有关于农业、环境、可再生能源……的培训或研讨会,请告知我,这对中非环境林业部很重要。祝好!克里欧菲斯先生?!?/span>
前几天,马静再次收到这位先生的邮件,像这样询问、感谢的邮件,她的电子邮箱里有上千封。
“2005年杨凌开始承担旱作农业技术的援外培训任务,由商务部、科技部联合负责?!淮宦贰ㄉ杼岢隼春?,我们重点加强了和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目前已经培训了67期,共有来自110多个国家的1510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内容涉及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农业生产环境调控和经济管理等方面。”马静说。作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外事办公室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援外培训是她的一项主要工作。
在今年的培训班上,一位来自中亚国家的农业技术人员参观杨凌某生产节水设备的公司后,第二天又去找培训的老师要求再去一次。这次他买了一万多元的产品,装了满满一箱。
这位学员说,在这里买一个节水龙头只需一两元人民币,所以要多带一些回去。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相对落后,没有资金买大型设备。丝路沿线的很多地方与我国西北的环境相似,我们有很多适合他们的技术和经验?!甭砭菜?。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是较早走出去的一家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了一座中哈农业创新园。
“这几天我正准备去哈萨克斯坦一趟,现在是收获玉米、花生、大豆的季节?!惫径鲁ち趺粽芩?。
创新园从去年10月开始播种,公司带去了六大类24个品种,有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绿化苗木等,种植了86亩。
“那边的生产条件和新疆伊宁差不多,种植效果比预想的好。”刘敏哲说。“今年7月份收割了冬小麦,当地人对产量很满意。冬小麦五号最好的每亩收了638斤,而当地品种的每亩均产量是350斤。”
凭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技术优势,杨凌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8个国际合作园区正在推进中。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