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吴春来即兴评课:小学语文教学的五点启示

2016-09-19 21:04:39

字号
李老师这堂课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就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让一堂好课锦上添花。李老师运用动画的形式教学生认字,营造了一种快乐的氛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值得学习。不过有一小小的遗憾:有认字,

       李老师这堂课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就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让一堂好课锦上添花。李老师运用动画的形式教学生认字,营造了一种快乐的氛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值得学习。不过有一小小的遗憾:有认字,但没把字讲透。既然是教认字,应该把所教的字讲清楚,这个字属于会意字?还是形声字或者指事字?另外,有识字,应该也有写字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去写一写,动动手比光动嘴要好得多。

       第二点启示是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李老师是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个是,将两幅图画进行比较即看图说话??赐妓祷笆紫仁强赐寂嘌鄄炷芰?,两幅图画看一看,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然后说出来。我们讲写作文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细致的地方发现不同的特点,李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如果仅仅是从图画上观察的话,那不是语文课,李老师高明的地方在于从言语的形式上让学生观察,具体体现在:比较“细长的葫芦藤上了长满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与“葫芦藤上长满绿叶,开出小花”表达上的不同。让学生去发现葫芦藤上长满绿叶,开出小花,跟前面的不一样?。坎灰谎谑裁吹胤??但是又有一个不足,仅仅用发现,还不是目的,目的是运用。让学生去读,不仅仅是看,读一读这两段话,到底从读的感觉上有什么变化或着区别,这就是语感。这两句明显不一样,一个是形象,一个是直白,文学特点就是用形象来说话。

       怎样的枯藤,长得怎么样,怎样的小花,怎么告诉学生去写?但是后来李老师也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在于着力培养学生说话,这是我要讲的第三点启示。他举了一个例子,细长的什么,雪白的什么,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在很多地方都讲了,对于小学生,应该要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学生如何说话,跟谁说话,无非就是跟家长说话,跟老师说话,跟同学说话,跟这个社会群体说话,还有一个跟课文说话。我们上语文课,肯定是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跟作者说话。李老师处理得很高明,但我觉得说话训练还不够,参与的人也不够。教学不仅仅是让仅有的几个学生来参与,应该实现全体学生学习的权利。此外,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面,你要把学生引向生活。杜威说得好,教育即生活 ;张之公说得好,天下处处皆语文。应该把学生引向学习的海洋,而学习的海洋就是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观察,不仅仅在教室里面。我们不应该束缚学生的思维,应该让学生更好的去想象,让他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用这样的、细长的、雪白的语言表述出来,那么他们的能力会更好地得以提升。

       第四个方面,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李老师是一位极富激情的教师,很多教育专家都很认同这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一个天生具有激情的人。当然激情不仅仅体现在声音特别洪亮,激情应该更主要体现在内心的那种力量,对文本的研读,对语文的热爱,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对生活的那种无比乐观的心,激情应该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一种情怀的人,这样一种品质的人,才能在课堂上洋溢出必备的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激情之外是方法到位。比如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还有句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薄耙蹲由系某婊褂弥危俊痹诓欢系乇冉涎盗分?,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于永正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我们小学教育到底带给学生什么?他说,老师要思考一个问题,要思考家长。他们把小孩子送到这个学校,送到你所带的这个班,家长需要什么?我作为家长,首先我希望孩子能写一手好字,字写得漂亮;第二,孩子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第三,孩子喜欢阅读,孩子爱上写作,孩子有个良好的语文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我是这么想的。我想作为普天下所有的家长应该都希望是这样的,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也是这样思考的,所以李老师在朗读上面指导得非常到位。遗憾的是,没有让更多的学生来读,如果让更多的学生来读,让更多的学生来展示就更好了。

       第五个方面是:李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太重要,前段时间我和胡主任一起去柳子街小学听课,校长送了我一套无字书。书的前半部分是些图画没有字,后面是答案。最近我的孩子在看那本无字书,开始看不懂,后来他觉得很好玩。看完之后他就对答案,看是怎样写的,他的想象力一下子就得到了发展。昨天下午我在一农村学校上了一堂作文课,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连话都表述不清楚,当时他们的校长也很纳闷。我说再次见到我怎么样?他们说激动,我说能不能用完整的话来表达,他们说激动,我找了三个同学,说的话都是病句。后来,我再跟他们讲,我们说话,先把话说流畅了,才能写好作文。能把话说流畅了,其实就建立在朗读和想象上面。你的辞藻从哪里来?你说的语言从哪里来?这不需要积累吗?这不需要联想吗?这不需要想象吗?都需要!李老师他做得特别好。梁实秋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中讲,造成文思不畅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辞藻不富,没有什么词语;第二个,联想不富,也就是联想不丰富;第三个,想象力不快,想象力不行啊。而我们李老师,从小学二年级就这么着力地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想他的的做法,这样的教学思想,值得学习,值得推广。

       刚才我讲的五个方面,希望老师们都认认真真地落实了。昨天真语文网把我推荐为首页人物,让我写一段话。我写了这么一段话,我说语文教学就要认认真真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今天,我们的李老师在听、说、读上面做足了文章,不过我对这堂课有一个小小的看法,关于这个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的问题,我们李老师说两个,一个是没知识,没文化;一个是,不听邻居的劝告?;褂斜鸬穆??还有比这两个更重要的吗?这篇文章仅仅告诉我们听邻居的话吗?难道仅仅告诉学生要学知识吗?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呢?我们是不是要提醒一下,让他们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例子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呢?

       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7、8岁左右,但我们不用讲那么深刻,我们不用从哲学上去分析,就是让他们去联系生活实际,来说一说,领悟领悟。第一个,是听邻居的话不一定是好事!邻居如果害你怎么办呢?假设有些邻居很坏,他拿个棒棒糖,沾了毒药水给你吃,你吃不吃?听邻居的话不一定是正确的。第二个,这个讲的也不是没有知识,而我们不应该给它贴一个标签。要联系他生活中的事情来说一说,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没有,然后让学生再去领悟人生的道理,比你去贴一个标签要好的多。我们讲语文的人文性,绝不是贴标签,它应该渗透在文本的语言里。这是我对这节课,一点不同的看法。

       此外,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讲的话,若让学生学得更多,也许这堂课会更精彩。为什么?好的教学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教着教着消失不见了,而不是老师上着上着,自己越来越清晰明朗了,学生突然消失不见了。当然,老师们,你们也可以去思考一堂好课应该是怎样的。不过,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的李老师,从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十分到位,非常的“语文”。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李老师的这节课的话,那就是:今天我听到了一堂极有语文味的好课。

       谢谢,李老师。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