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慈善法》今天起实施做公益志愿服务也是慈善

2016-09-01 11:48:17

字号
解读: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扶贫、济困,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等公益活动。

经历长达10年的调研和起草,9月1日,中国首部《慈善法》将正式施行,《慈善法》一方面强调“开放慈善”,积极鼓励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广泛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另一方面,强调“民间慈善”,要将基层群众的热情激发出来,捐款物、捐时间、捐服务、捐思想,形成“人人可参与、人人想参与”的慈善。《慈善法》共12章112条,涉及慈善组织的申请登记、监督检查和个人发布求助等问题。日前,本报邀请省慈善总会秘书长王瑛琦,就慈善捐助、社会救助等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解读。

一问:只有捐款捐物才算做慈善吗?

解读: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扶贫、济困,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等公益活动。除了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扶助老幼病残,参加公益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也是参与慈善事业的一种形式。只要有善心,大家都可以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二问:个人可否发起慈善募捐

解读:个人没有资格组织募捐。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各类基金会、公益组织等相关团体,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三问:网络上谁都可以发求助募捐信息吗?

解读:《慈善法》第23条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民政部近日对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结果进行公示,腾讯公益、淘宝网、蚂蚁金服公益、微博微公益、轻松筹等13家平台进入首批公示名单。

四问:公开承诺捐赠后,还能反悔吗?

解读: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要求交付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五问:如何确定自己的捐款用到实处?

解读: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六问:企业做慈善捐钱,能抵税吗?

解读: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七问:钱没用完,剩余善款谁说了算?

解读:公开募捐行为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