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CCTV发现之旅新丝路栏目、凤凰网陕西、中国文化交流网、陕西汇道影视、臻尚传媒、中国文化交流杂志共同发起的公益影片《我们的呐喊》成功摄制.
8月28日,由CCTV发现之旅新丝路栏目、凤凰网陕西、中国文化交流网、陕西汇道影视、臻尚传媒、中国文化交流杂志共同发起的公益影片《我们的呐喊》在西安大唐盛风继续摄制,著名作家、书法家、陕西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文学基金会理事长雷涛,著名作家巴陇锋,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闫建滨、陕西省著名书法家、中国汉字网艺术总监王元宏,碑林区音乐教研员张庆玫,大唐盛风总经理张辉,青年歌手任静,陕西电视台主持人可可,西安电视台主持人皓森、辛天、屈扬,西安音乐广播电台主持人小志等十余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影片的录制。

《我们的呐喊》摄制组访谈陕西省文学基金会雷涛理事长

《我们的呐喊》摄制组访谈西安电视台主持人皓森
陕西省文学基金会理事长雷涛笑着说:“今天采访的主题非常好,中国自九·一八日本侵华到抗战胜利13年,恰巧我从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调入陕西作协,正好也13年,这辈子都在跟文艺打交道,组织策划文艺活动,自己也从事文学、书法创作。”,“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服务时政,以抗日战争为题材背景,用各类艺术形式,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起到了非?;耐贫饔?/span>。例如,聂耳和洗星海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燃起英雄热血,激励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这个时期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人作家,如鲁迅、朱自清、张季鸾等,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抨击时事,唤起民族觉醒。这个时期还有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三红一创’,它们高度颂扬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抗战情怀,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战中去。”。“新时期,文艺工作者也从未懈怠,陕西本土孕育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杰出作家,它们用优秀的作品鼓舞着当下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当谈到文艺作品本身的时候,雷书记表示:“一件文艺作品之所以可以成为伟大作品是因为它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这是新时期成就伟大作品的根本法则。”
王元宏先生为本次公益片拍摄活动题辞《英雄》

《我们的呐喊》摄制组访谈陕西省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闫建滨先生
《我们的呐喊》摄制组访谈大唐盛风总经理张辉
陕西著名书法家、汉字网艺术总监王元宏为摄制组挥毫题写了书法作品“英雄”,王元宏说:“我十分敬佩抗战中的英雄,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忘国耻,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当然,英雄不仅是参加抗战的英勇将士,还包括积极参与到抗战中的人民、为抗战做出各种贡献的文艺工作者。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为民族贡献了力量。”在新时期,王老师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弘扬传统美德,从另一方面继续为国家做点事情,用文艺创作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碑林区音乐教研员张庆玫是一位资深的艺术教育家,她告诉我们,“现在的青年们都盲目的推崇流行音乐,而对传统民歌、红色音乐,置之不理。对此,我们做老师的很有责任。在实验教学中发现 ,只要老师们辅以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传统的‘红色音乐’,学生们是很有热情的。”张庆玫强调,把传统的“红色音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可以使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前行,共建富强中国。
大唐盛风总经理张辉向我们介绍道,“大唐盛风立足弘扬盛唐文化,同时也是工农红军历史研究会的所在地,多年来在收集红军的历史资料和文物的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多次军旅方面的文化活动,向兰州部队学院赠书、组织将军们和陕西书法名家研讨书法艺术。”张辉告诉我们大唐盛风未来还将协助拍摄红军长征80周年纪录片《飞跃长征路》和《寻找民族英雄》,继续努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

著名作家巴陇锋先生为摄制组赠送抗战著作《云横秦岭》

《我们的呐喊》摄制组访谈任静
陕西青年文艺工作者为抗战七十周年献歌
青年歌手任静,西安电视台主持人浩森、可可、辛天、屈扬,西安音乐广播电台主持人小志等参加了此次节目录制。他们分别表示:“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不到位,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做的工作依然欠缺。作为文艺工作者,新时期的传媒人,我们要以身作则,多参加弘扬红色经典的活动,把红色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演艺生涯,把红色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国人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努力投身祖国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据了解,《我们的呐喊》将在9月3日前完成摄制,届时将献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