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10:55:10
28号是中元节,厦门大街小巷的居民都会在家门口摆桌,放上祭品,祭拜先人。闽南今天还有特别的民俗普渡,让厦门地下的“先民”们得到更好的待遇。
记者27号走访了市场发现,各种祭拜物品非常受欢迎,商家说,比平时多销好几倍。
[记者走访]
祭拜物品供不应求
27号16点,八市格外热闹,前来采购的市民围在一个个摊位前,挑选祭拜所用的物品。
记者看到,在一个炸五香的摊位前,聚集着不少人。摊位上,三名店员正忙个不停,一人用豆皮包裹剁好的材料,捏成五香的形状,另一人下锅煎炸,还有一个人忙着滤油装盒。
摊主陈女士说,每到祭拜的日子,前来购买五香的市民都特别多。近来肉价上涨,五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即便如此,买五香祭拜的人还是很多。“昨天卖的五香是平时的三四倍,我们的大盆一次装的材料,能包三四百条五香。”
除了五香,炸枣、芋头球、发糕等厦门独有的小吃,也是中元节厦门人祭拜的常用物品。
[市民观点]
习俗少了但更环保
家住仙岳路的张女士是位老厦门人,以前每到农历七月,家里都很忙碌,不是忙着祭拜,就是忙着到邻居家吃饭。鸡鸭肉、蔬菜水果,八仙桌上的祭品一样都不能少,常常要从一大早忙到晚上才能休息。大人忙碌着,但家里的孩子都很开心。那个月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敞开着,每天吃着宴席,能吃到不少好东西。
如今,张女士搬进了高楼,习俗也变了。“祭品也不能放在大门口了,都是放在家里的佛龛前。”相比起早些年的祭品,现在的祭品更丰富了。
张女士说,以前海鲜贵,大家都很少买,现在很多人都会买海鲜祭拜。有的人还摆上了饼干蛋糕等点心。“毕竟祭品还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一些厦门人觉得,习俗简化已成趋势,老百姓可少用点香烛,用鲜花代替烧纸钱祭拜,更加环保。
专家说法
厦漳泉台祭拜民俗各不相同
何为普渡?福建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彭一万说,老厦门将街道、巷子分区,从初一到三十,每块区域轮流普渡。普渡时,老百姓要在家门口摆上八仙桌,供奉祭品。祭品讲究不少,必须有鸡鸭猪、蔬菜水果,还要有干果,如葡萄干龙眼干,这意味着先民吃完后,还能带些祭品离开人间。八仙桌上还要摆放酒杯,上面放着筷子。
以往,只要轮到一家普渡,这家人?;峤猩狭诶镆黄鸪苑梗璐思由盍诶锔星椤3似斩?,放水灯、点天灯等也是中元节的习俗。在大嶝岛,中元节有点特别,流行吃粽子。三明永安等地方还会做米果和烧仙草。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一般只在中元节当天祭拜。彭一万说,中元节的习俗,漳州泉州两地保留得更加丰富。在云霄,每年农历七月初十晚上,当地人会将亲手制作的莲花灯放入水中。在漳州地区,中元节还有庙会、“开焰口”、“关巷口”等诸多民俗活动。
彭一万说,中元节在台湾还常能看到“酬神戏”和请神绕境的仪式,每座宫庙请出各自供奉的神明,在街上绕境,保佑百姓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