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四川举行向家坝库区文物成果展宜宾历史上溯3000年

2015-08-24 10:35:42

字号
22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宜宾市博物院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开放仪式,标志着中国向家坝水电站库区长达20多年的文物抢救与保护首次与广大世人见面,同时将宜宾的历史上溯了3000年。

22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宜宾市博物院在四川宜宾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こ晒箍乓鞘健M嘉钦咴谖奈镎固纳阆碌目馇岣坏奈奈锊??!⊥跽堋∩?br />
22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宜宾市博物院在四川宜宾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こ晒箍乓鞘?。图为当天一些市民在展厅免费参观并拍下文物照片。 王哲

22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宜宾市博物院在四川宜宾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こ晒箍乓鞘?。图为在展厅外的考古训练营内一群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挖掘文物?!⊥跽苌?span lang="EN-US">

22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宜宾市博物院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こ晒箍乓鞘剑曛咀胖泄蚣野铀缯究馇ご?span lang="EN-US">20多年的文物抢救与?;な状斡牍愦笫廊思?,同时将宜宾的历史上溯了3000年。

据了解,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是迄今为止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基本建设文物?;は钅?。该工程分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和地面文物?;ち讲糠?,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始于2009年,结束于2012年,发掘面积共计6万余平方米,出土重要文物、文物标本约3万件,不可移动文物点有几百个,遗址时代跨度为新时期时代至明清晚期,并首次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将四川川南的历史上溯了3000年,填补了四川川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本次展览的400余件展品均是从向家坝库区出土的3万余件文物标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有石器、铜器、陶器、瓷器等类型,时代跨越新石器至明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文物展厅由地下文物抢救发掘和地面文物搬迁?;ち礁霾糠肿槌?。模拟的地层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古人当时生产和生活所留存下来的一些实物。这些包含了历史文化信息的地层,考古学家称它们为“文化层”,它包含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从下到上,年代从早到晚。

其中,斑竹林遗址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也被搬到了现场。该石棺体积巨大、造型独特、画像布满全棺,是汉代雕刻造型艺术之精品,极具观赏性。近距离观摩,似乎还可以闻到泥土的味道。虽穿越千年,但画像内容依旧清晰可辨。通过旁边安置的科技设备,游客还可以看到石棺内部的构造。

在不同时期的展柜中,陈列了种类繁多的陶片、石器、瓷器、青铜器等,它们样式精美,汇集了先民们的智慧,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文明。

地面文物?;げ糠止灿星辶顾隆⒂硗豕?span lang="EN-US">44处文物异地搬迁复建,其中42处将在宜宾屏山县书楼镇按古城的形制和布局特点复原,其余两处将在屏山镇复建。

据悉,为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提高展览吸引力,彻底地让国家文物“活起来”,让市民将博物院搬回家,此次展览还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观众互动环节,主要可分为数字化虚拟互动和实物互动两大类。数字化虚拟互动包括画地层、画遗迹线、拼陶片;实物互动包括清理遗物、拓片、巴蜀符号印章、陶片纹饰印章。

向家坝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之一,是金沙江水电基地25座水电站中唯一兼顾灌溉功能的超级大坝,金沙江水电基地下游四级开发中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目前为中国第三大水电站。200210月,向家坝水电站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20061126正式开工建设,201210月蓄水。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