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日前开始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重点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培育发展各类慈善组织,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信息对接机制。
我市日前开始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重点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培育发展各类慈善组织,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信息对接机制。结合“四德工程”(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教育活动,将慈善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在高等院校开设慈善课程,设定义工学时,培养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宣传慈善事业在服务困难群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积极贡献,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
以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依托山东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民政部门与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民政部门与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衔接机制,社会救助有关信息逐步向有需要的慈善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开放,对经过社会救助后仍需要帮扶的救助对象,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可视情况及时向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转介。
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可依托社区服务热线、微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畅通社会公众对慈善活动中不良行为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各地设立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对本地慈善组织进行独立监督。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慈善组织开展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购买服务、评选表彰的参考依据。民政部门作为慈善事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慈善组织按照“谁登记、谁管理”的原则,由批准登记的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对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由所在地的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其以慈善为名组织实施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及时查处。对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敷衍塞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