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进文:学术自信首先应秉持中国道路自信】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薛进文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的孕育,更来自中国人民致力民族复兴伟业、
【薛进文:学术自信首先应秉持中国道路自信】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薛进文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的孕育,更来自中国人民致力民族复兴伟业、进行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然而,面对建立在百年来几代中国人不懈探索基础上的伟大创造,有些人还存有疑问,还习惯于用西方理论和学术话语来解释丰富独特的中国实践,并按西方学术标准来裁剪、取舍和诠释,似乎这样才有“国际性”、“时代性”。其实,这是缺乏学术自信的表现。为何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正在进行之中,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着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虽然辉煌,但还只是初步的,发展的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让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自信的程度。其次,作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在学习借鉴西方学术过程中转型发展而来的,很多研究范式、概念术语都由西学东渐而来,直至今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也尚在构建之中。一些学者在学术上缺乏自信,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最后,由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尚在构建,一些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来分析解决当前中国高速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旦发现某些现象用西方学术话语体系解释不了,就产生了困惑迷茫。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自信,集中体现为对中国道路的高度自信。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的先人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今天也能够继续拓展并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度的学术自信,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奥秘所在。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鸣:不能把官员当苦行僧】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导张鸣认为,我们的制度设计,必须让官员能凭借收入和待遇,过上中等偏上的生活。首先,提高官员道德水准,进行这方面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都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典型的塑造推向极致。只能在承认官员正当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一种温和的适度教育,建构一种理性的道德环境。其次,必须保证官员能有社会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有相应的荣誉和地位。因此,高薪养廉,特别的社会保障养廉,都是必要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对官员要有一种铁律,高压线,就是任何人不得利用职务和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利,自己不行,如果家人利用官员的地位声望谋利,也视同官员自己贪腐。
当然,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即使建立起这样的铁律,如何才能令其真正起效,铁面无私,对所有官员一视同仁。其实,整个世界对这样的难题,没有别的办法,药方就是两个:一个是权力制衡,一个是开放监督。承认官员有人欲,有追求富贵的欲望,并不可怕??膳碌氖枪俪〉赖碌男榧伲嫔纤档?,跟实际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对官员行为的约束,事实证明,从来就不可能通过断欲或者禁欲来实现。官员不是苦行僧,他们都是世俗世界里的人,之所以从事这个职业,除了一点公共服务的理想,肯定都有个人的种种盘算。制定干部政策,制定制度的人,不能总是装着看不见。简而言之,承认官员有谋取富贵的权利,同时加以限制,不让权力变现为利益。
摘编自《人民论坛》
【肖北庚、邓慧强:法治是满足改革制度需求的基本途径】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肖北庚、邓慧强认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从宪法层面看,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要通过完善宪法和法律来完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完成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从经济体制改革来看,需要进行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从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来看,会产生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协调问题,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完善。从法律制定层面看,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涉及的改革举措,都需要通过立法来完成。从法律修改层面看,改革举措中有很多新突破与现有法律规定不一致,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满足深化改革实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