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司冬梅,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2004年开始接触老年护理工作,现任西安市碑林区第一爱心护理院护理主任。曾先后荣获“陕西省孝亲敬老模范”、“碑林区道德模范”、“碑林好人”,其所在
人物介绍:司冬梅,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2004年开始接触老年护理工作,现任西安市碑林区第一爱心护理院护理主任。曾先后荣获“陕西省孝亲敬老模范”、“碑林区道德模范”、“碑林好人”,其所在单位被评为“碑林区为老服务先进集体”、“陕西省为老服务先进集体”。
初春乍暖,我乘车抵达和司冬梅主任所预约的访谈地点时,天空正巧下起了大雨,空气中略带几份寒意,这与眼前行色匆匆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无论在那个城市,都不缺类似的镜头:总有一些人默默无闻、不辞劳苦的奋斗在工作第一线,平日里顾不上休息,更是盼不上回家,在人群中,在城市里,他们显得渺小而平凡,尽管如此,但是总有一股力量在鼓动着他们奋力往前。而这份无数次鼓动着他们前进的力量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梦想”所能诠释的了。今天我从与司冬梅主任的交谈中找到了答案。
见到司冬梅主任,当时她正忙于照顾老人,看我们到了便走过来向我们打招呼。她个子高高的,身材偏瘦,走起路来轻快敏捷,慈祥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眉宇间透着几分和蔼之气。随后司主任给我们沏了一杯热乎乎的开水茶,微笑着说:“你们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我忙完一会就过来。”一句简单的话,一个简单的动作,让人格外轻松,倍感温暖。
反哺养育之恩 启航青春梦想
司冬梅从小有一个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皇天不负有心人,带着这份梦想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不到一年她就从事了自己喜欢的临床护理工作,一直到2004年开始接触老年护理工作。老年护理工作需要爱心、耐心、热心与细心,更需要一颗吃苦耐劳的敬业之心,在这样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0年,把花样年华奉献给了老年护理工作。
司冬梅从小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2003年8月,奶奶因病去世了,在奶奶重病期间,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她却不能陪伴其左右,心中的愧疚难以言表。子欲养而亲不在,想起和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司冬梅泪如雨下,悲痛万分。亲人离去的悲伤并没有压垮她,反而让她思索怎样能为奶奶再做些事,她深感“鸭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为了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她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身边的老人。
用心照顾老人 倾情奉献人生
2007年,在碑林区政府和中铁一局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司冬梅筹建起了“西安市碑林区第一爱心护理院”。该院设施完备,服务周到,食堂设施一应俱全,餐饮条件卫生,床上用品齐备,并设有老年公寓、康复医疗院等高级房间。她为老人们建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家,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大中专生、下岗职工、农村务工的就业问题。上为国家分忧,下替儿女尽孝,真正谱写了一曲“大爱无言”的美好篇章。如今,居住在这里的100多位老人生活舒适,心情愉快,都发自内心地感激她,称她为“好女儿”。
为了照顾老人的生活,司冬梅亲自为老人们端水喂药、洗衣送饭、擦身洗澡、端屎端尿。为了让老人心情愉悦,司冬梅给每个房间装上了电视,还添置了许多文化娱乐设施,老人们业余时间看电视、读报纸、下象棋,自娱自乐,其乐融融。司冬梅不怕伺候老人的辛苦,最难的就是给老人们喂饭,有时老人会发怪脾气,稍不注意,他们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甚至故意用胳膊一抡,把饭菜溅司冬梅一身。每当这时,司冬梅总是不声不响的收拾起摔碎的碗筷,然后重新哄着给老人喂饭。所以,光是敬老、爱老是远远不够的,对待老人还要有耐心和理解之心。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一次,只见一位老人刚吃下去的饭都吐了,而且嘴唇发紫,司冬梅迅速用手掏出老人嘴里剩余的饭菜,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前按压,看着老人开始平稳地呼吸了,司冬梅一棵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由于忙着帮老人清理被呕吐物弄脏的衣服,她早已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是老人的呕吐物。当然,也有经过一番抢救后没能挽救回老人生命的时候,司冬梅会为老人做最后一次清洗、整容,直到送老人体面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这份工作给司冬梅更多的是鼓励与肯定,但也受到过来自别人的冷言讥讽。之前,她收治过一位下胫腓骨骨折的老人,第一次见司冬梅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看这孩子,年纪轻轻的干什么不好,整天干着跟屎尿打交道的活,多没出息。”他的话还没说完,司冬梅的眼泪便早已在眼眶中打转了,但司冬梅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委屈,耐心且细心的为他翻身、擦洗、清理大小便。后来她的举动不仅感动了老人,还得到了老人十分的肯定与赞同。从此司冬梅更加坚定了信心,决定用心照顾老人,用言行感染他人。
2007年4月,一位重度昏迷,处于植物状态的老人住进了护理院,当时老人全身多处褥疮,护理难度非常大。司冬梅不仅每天按时给他输液、喂药,晚上还吩咐护理人员轮流值班,有时老人病情严重,司冬梅整个晚上都守在老人身边,累了就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什么时间睡过去的都不知道,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都熬红了。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老人的褥疮痊愈了,神志也略有恢复。老人的女儿知道后,不胜感激,拉住司冬梅的手说:“多亏你救了我爸爸的生命,你又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做女儿的机会,你才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后来,两个女儿要上门亲自拜谢司主任,司主任不仅拒绝,还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这点事不算什么,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你放心,以后你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一定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以赴。”司冬梅就是这样一个人,付出但不求回报,就像别人授予她的锦旗上写到的:精心护理,胜似儿女。
十年如一日,司冬梅将自己的爱给了护理院的老人,早已忘记了自己健康的身体已患上了高血压和心脏病,忘记了家里还有爱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好几次儿子都是哭着对司冬梅说:“妈妈你别再管那些老人了,你管管我的学习吧,以前老师喜欢我,现在我学习不好老师都不喜欢我了。”看着儿子哭着的小脸,司冬梅的心都碎了,她哭了,但她的内心没有动摇,她比平时变得更忙了。从那时起不论每天回家多晚、多累,都要辅导儿子学习功课,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儿子长大了,陪司冬梅一起为老年事业奉献着,丈夫也在一旁支持着她,同事们常说:“你干敬老院把全家人都搭上了。”
十余年来,护理中心先后接待了1000多位老人,司冬梅并没有因为枯燥的工作而稍有倦怠,更没有因为一些老人脾气古怪而与老人红脸,她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给老人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司冬梅的善举感动了许多人,附近十里八乡的相亲提起她的孝道都赞不绝口。
有人不禁会问,她这样做有没有回报呢?司冬梅淡然地说:“要什么回报呢?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台相机,出门带着,回家放着,他没带给你任何报酬,而且还要消费。有人会问,那你为啥买照相机呢?因为你工作需要,从中会得到快乐。就像老年护理工作一样,实现了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圆了我一直想圆的一个梦。至于有没有回报,我并不刻意追求。”
司冬梅坚持从善十几年,绝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善始善终。她承担起常人难以挑起的重任,把无私的爱献给那么多非亲非故的老人。司冬梅说:“我把你的老人管好,你上好你的班,为国家做贡献。老人放心把晚年托付给我,这份信任值得我赴汤蹈火。”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仅给孤寡老人一个安享晚年的家,更传承着中华孝道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