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合,自由文化学者,知名作家,“冰心散文集奖”获得者,陕西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金花投资集团总工程师,有《微思集》《静思集》《慧思集》《广思集》《思想的力量》等著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具有一定的紧迫性。“一带”就是把古“丝绸之路”的一条线连成片,不但要物质合作,更要传递文化,让中华文化和丝路沿线国家,给区域经济发展引入新元素。“一路”是中央提出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沿海国家打开一扇交流之窗、合作之门,建设一个新型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实现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独立文化学者、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张培合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形成了国家战略。
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实现对接和落实,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西安作为丝路起点的核心城市,在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培合认为,作为丝路的桥头堡,西安的地理条件、历史人文都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一带一路”建设集中40多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3%,地区经济总量达到了21万亿美金,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实施这样的战略,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带来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带来福祉,大家共享繁荣、共享合作,共赢共融,意义非凡。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文化认同,这样才更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只有文化才能产生共振。大唐王朝,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已经相当强烈,特别是中国儒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中南亚各国。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界形成一种引力,各地掀起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热潮,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也备受推崇。中国文化讲究的是责任,教人学会担责,它的终极目标就是讲究大仁、大善、大爱。它讲究人内修心性、外修功德,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强烈的家国天下意识。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张培合认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价值观紊乱,恐怖袭击,尔虞我诈,部分地区仍有战争,正需要中国的和文化、善文化、大爱文化、天人合一的文化。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文化是魂,离开魂魄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可持续发展。陕西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应起到主力军的作用。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千余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他城市复制不来的。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掀起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这对于凝聚中国的文化力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张培合建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有公民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应该尽孝、行善、担责、感恩,每个人都应该做好“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学习中国文化一定要取其精华摒弃糟粕,对于西方文化要借鉴学习其优秀和积极的一面,最好的境界是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领域发挥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智库要融合各界人才,特别是文化界精英,把中国真善美的文化输出给沿线国家,用智库构建软实力、创造力、发展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张培合希望,中国文化人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文化,让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