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2 10:56:36
图片来源:ISTOCKPHOTO/THINKSTOCK
本报讯 人们更倾向于用积极的词语记住和描述事情,即便当事实并非如此时也是这样。心理学家将这称为乐观原则,并且根据一种假设,这种“积极性偏见”也与语言本身兼容。不仅在谈话时,人们会选择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词语,而且可选择的消极词语也更少。但由于缺乏数据,严格检测这一理论是困难的。
要标注出这种积极倾向,你需要一个多语言庞大数字化语料库,不只包括欧洲语言。然后,你需要以每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可能数以千计),并使用标准数字刻度,评估那些词语让他们感觉如何?;チ丫芙饩稣饬礁鑫侍猓菏紫炔桓隼丛从谕铺亍⒐雀柰际樗阉骱驮谙咝挛琶教宓氖治谋竞榱?;其次,尽量廉价地雇佣数千人进行大规模的在线心理实验。
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新研究将这两个步骤整合在一起,测量了10种不同语言的10万个最频繁使用的词语的积极性偏见,这些语言包括英语、西班牙语、韩语和汉语等。50个不同的当地人为每个词语的情感共鸣标记了分数。数据图形显示,乐观原则确实为语言本身的一部分。如果不存在偏见,那么这些词语的中间情感价值将落在情绪评价的中心位置。但相反,中度情感共鸣的词语恰好下降到每个测试语言的语料库中的积极区域。
总体而言,西班牙语是最具积极性偏见的语言,同时汉语是积极性偏见最小的语言。毫无疑问,人们乐观的大脑塑造了自己的语言。但西班牙人使用一个不同的语言是否也让你更快乐,仍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