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同城附近喝茶网_全国同城约资源匹配系统_一条龙200快餐

中移动探索移动互联网第一步: 咪咕文化正式挂牌

2015-01-16 16:45:48

字号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作为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探索,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咪咕文化”)1月15日在北京中国移动总部正式挂牌。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移动针对移动互联网业务探索专业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  作为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探索,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咪咕文化”)1月15日在北京中国移动总部正式挂牌。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移动针对移动互联网业务探索专业化运营所迈出的第一步。

    咪咕文化成立是大势所趋

    作为中国移动下属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投入运营的第一个专业子公司。咪咕文化的成立是中国移动面对移动互联网发展顺势而为的结果。早在2014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就曾表示,移动互联网发展是大势所趋,作为电信运营商只能顺势而为。

    在发言中李跃表示,正是有感于基地模式业务管理、资源配置和业务发展都受到诸多局限,中国移动才决定成立专业化的公司,赋予其更大的资源活力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李跃在解释公司的注册名称时称,考虑到中国移动在文化传播和音乐方面积累了大量客户,咪咕品牌在上亿青年客户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公司注册为“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集团内部,咪咕文化实际上是基于新媒体的产业集团,涵盖音乐、阅读、视频、动漫和游戏五方面的内容。李跃认为,未来的发展模式肯定是全媒体、全息的,这是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移动设立咪咕文化集团公司的原因。

    咪咕文化在今天成立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除了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包括4G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平台,使得文化产品的展现形式更多,内容也更丰富。

    咪咕文化发展目标就是打造平台,汇聚内容,服务客户。“我们一直奉行开放合作和竞争发展的理念,我们希望这个平台为广大的内容企业、文化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打造最优质的多媒体产品,为全体客户提供更优的服务。”李跃称。

    咪咕新梦想:全产品、全渠道、全终端、全用户

    作为咪咕文化的法人代表和总经理,刘昕在当日“新咪咕,新梦想”的发言中表示,咪咕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移动在互联网时代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所进行的创新与实践。

    从2005年至今,中国移动在多媒体数字内容领域积极探索,先后成立五大基地,经过十年发展,积累了海量正版内容资源,包括超过310万首歌曲、230万小时的视频、40万册书刊、30万集动漫画以及近2万款游戏等。当前正值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作为整合了五大内容基地的新咪咕公司来说,新梦想即:全产品、全渠道、全终端、全用户。

    对于这个新梦想,刘昕表示,希望通过整合内容和资源,打造精品产品,通过中国移动强大的渠道,以多种形式,服务8亿多客户。咪咕公司成立后,服务范围将进一步延伸到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车载及家庭设备在内的各类终端,打造多种产品形态,覆盖线上线下渠道,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数字化体验。

    打造好服务用户的“三大平台”

    刘昕强调,咪咕文化将打造好三大平台,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平台;合作共赢的服务平台;?;ふ姘嫒ê头龀衷茨谌莸目⑵教?。

    在当日的挂牌仪式上,咪咕公司联合《求是》杂志社、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产业平台,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赢发展。与此同时,咪咕公司还与华谊兄弟、京东商城、掌趣科技、华为、迪信通、天音等联合启动了“咪咕创星计划”,旨在通过多种商业模式,加大与内容提供方、渠道等的合作力度,力争在2015年实现60个单品内容收入过千万,30个渠道合作伙伴收入过五千万,20个内容合作伙伴收入过亿元。

    资深电信观察人士马继华认为,中国移动已经做了多年的内容建设,在人才队伍和运营经验等方面都有优势。咪咕文化背靠全球用户数最多的电信运营商,本身具有分发能力,相比一些互联网公司来说有更多的盈利方式和盈利能力,而且还有集团公司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对于内容提供商和整个产业链的吸引力比较强。马继华还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移动调整KPI考核对咪咕文化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公司聚焦业务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yrrlx.wrzs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