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此的城镇化发展,拿什么解决民生问题
今天,读了中国网舆情观察直隶巴人的《城镇化建设,拿什么留住根和魂》的文章感触颇深。城镇化建设中,滦州以传承滦河文化为主题,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在震后破败的老城上复建起一座明清风格浓郁的滦州古城,
今天,读了中国网舆情观察直隶巴人的《城镇化建设,拿什么留住根和魂》的文章感触颇深。城镇化建设中,滦州以传承滦河文化为主题,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在震后破败的老城上复建起一座明清风格浓郁的滦州古城,不仅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还强力带动城区旅游产业发展,让文化“软实力”产生出“硬效益”。
的确,中国的城镇化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城镇化的完成,意味着中国5000农业文明的正式落幕,中华文明正式与国际城市文明接轨,如果这样的城市文明,有山有水有乡愁,则无疑会成为人类城市进程历史上最浪漫,最成功的范例。
然而近年来,城镇化的初衷却大有改变,到处出现了奇葩的拆迁队,将城镇化改变了味道,对此,笔者非常反感,如南京的艾滋拆迁,山东临沂利用高音喇叭强拆等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笔者认为城镇化应该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更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为什么不我赞成现在的这个城镇化?因为现在的城镇化,出发点俨然成了替房地产买单,为了弥补房地产这个错误发展战略带来的后果,把农民赶进城市里去买房,然后又加收地产税,替国库增收。富国强民,富国强兵,不是这样搞的。
更关键的问题,拿什么解决民生问题。农民进城了,买了房子了,就业怎么解决?你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吗?什么能够吸收就业人口?是制造业,而中国制造业呢,现在的状况能够吸收就业吗?光在那喊城镇化,是没用的。你得让人家进来了有饭吃,有工作干,能受到教育,满足未来的工作需要,还得有医疗福利措施,否则你把农民搞进来,仅仅是满足卖房子和收地产税,有意义吗?
为什么强调制造业,这是逼迫中国必须走中国制造的道路,而不再走中国山寨的道路。这一点不搞好,仅靠地产行业,结果是什么?历史早就证明了,结果就是一只有钱的绵羊,你没有强悍的工业基础体系,就等着人家来剪羊毛吧!
香港人有钱啊,回归17年,不用交税给政府。如果真脱离中国,给它个美国爹,它要不要交税要不要交?;し??美国停一艘航母在香港,它就得给钱,就得被军事敲诈了。经济强大了,军事国防就得跟上去。制造业,尤其是重装备制造要搞上去,没有重大装备制造,航天、航空、船舶、汽车、机械这些重工业就建立不了,这才是最要命的。
如今政府天天喊城镇化,把农民赶进城里来。失去土地后,人家靠什么生存?得就业,对不对?现在你当地有几个企业能接受大批人口转移啊?有多少医院和学??山邮苷饷炊嗟娜丝谧坪头衲??医疗与教育体制,目前都还没搞清楚??床∧敲垂?,房子那么贵,读书也贵,物价也贵,你把农民搞进城里来,他们该承担多少生活成本呢?算一算这笔帐,就该知道如何解决他们将来在城市的收入水平了。
进城的农民收入怎么提高?靠当民工、搬运工,还是干个体户做生意?最终还是靠制造业啊。没有好的教育,他们的孩子未来呢,能做什么工作?还是继续去做民工?民工收入那么少,能买得起房吗?刚需,就是骗子说法。什么是刚需啊?有需求,还得有钱购买。钱哪来,打工,去哪打工呢?这就是最要命的事。
笔者附近的近郊农民,很多被拆迁了。可他们手里有多少人民币?买完房子,我估计连病都看不起,别说孩子教育了。这些都没解决在先,就大跃进搞城镇化?能有好的效果吗?
然而事实是,很多被拆迁的农民,到现在都拿不到土地补偿款啊,上访案例一例接一例。还有,一旦拆迁后,农民有钱了,很多农民不知道投资方向,社会闲杂人等,就用毒和赌去骗他们的拆迁款,这又是一个法制社会治安的问题。
因此,要搞城镇化,要因地制宜,水到渠成,更应考虑失地农民的民生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